放过昆明小学生吧,这口苦瓜只会越吃越苦

作者:秋凉 | 发布日期:
放过昆明小学生吧

最近几天关于昆明某小学生参加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获奖作品《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被广泛质疑,普遍认为这项研究超出一个小学生的能力。此后,这名小学生的父亲写了一封公开道歉信,陈述其孩子“在其学校指导老师、父母及所在课题组研究生的共同指导下,通过观察学习和亲自实验操作,获得了该项目主要实验数据,并基本掌握了该项目涉及的基础概念和研究方法”,但是“我未充分掌握及领会组委会发布“项目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关键信息,过度参与了项目书文本材料的编撰过程,使用了大量生物医学专业术语,给广大网友和媒体造成了困惑与误解”。最后,这位父亲说:

“在此次舆情中,孩子已经承受了极大的精神压力,为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作为孩子的父亲,我虚心接受大家的监督与批评,也真诚地恳求广大网友和媒体给予宽容和谅解。”

吃瓜群众和喝血媒体普遍将次理解为“毫无诚意”、“避重就轻”。我想舆论、媒体、社交网络都不会轻易放过他们,这是显而易见的。问题在于,这个瓜也许你们都没吃对味。你以为是香甜的蜜瓜,结果却是清火的苦瓜。

毫无疑问,这项研究不是这位小学生独立完成的,虽然父亲声称“孩子根据自身科研兴趣选择了本课题”,然而我对此表示怀疑,虽然这种怀疑无法证实。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的参赛规则要求“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和研究、自己制作和撰写”,所以对该学生获奖项目的质疑本身没有问题,他的研究也必然不符合竞赛要求。这个判定没有任何问题。

然而,这是他的错?是他父母的错?还是其他什么的错?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网站上可以查询获得第34届大赛的获奖名单。我在此就部分名单发一个截图,以给你一个大概印象。你可以看一下这份名单和获奖作品的标题,然后问一下自己,这名以《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获得小学组三等奖的小学生,是否是一个那么值得被你吃的瓜?我记得十年前某人跟我说过的一句话——天呢,我拿个国自然给我儿子参加竞赛,结果也就只能得个三等奖。如果如目前网络上揭示的那样,这位孩子的父亲,一名业内成功的科学家,动用了自身、自身实验室以及研究组的各种资源、能力,帮助自己的孩子完成了这项研究,并且如他说的,过度参与了项目书文本材料的编撰过程,使用了大量生物医学专业术语,结果却只得了小学组三等奖,那么得一二等奖的都是何方神圣?

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1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2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3

就我自己比较熟悉的领域,或者我认为我作为一个普通市民可以理解的标题,我在官网上打开了部分研究的简介——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自行查找观看——如果你没有和我一样感受到被后浪直接拍扁到礁石上的痛感,那只能说你根本就不是浪。那岂止是后浪,那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台风裹挟着滔天海水奔涌而来的猛浪,像原子弹一样炸裂的无可匹敌的力量。难怪引来一阵没有前戏的高潮,尤其在据说高知和公知聚集的平台。我不想逐个列出那些研究标题和简介,因为你们可以自己看,自己思考,自己质疑。我不希望去介入别人的生活,更别说在我对他们的生活、能力、经历毫无了解的前提下。

其实没什么好高潮的。也许个别学生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完成课题的,但是大多数课题研究,从标题和简介来看,都明显超出了小学生和中学生能够的能力范畴——哪怕是超常的学生。因为这并不单纯是智力问题,还涉及到资源的调用和整合——在现代科学研究和创新中,资源的整合和应用是至关重要的,尽管我本人对此始终保持警惕。

既然如此,为什么唯独从昆明小学生开始发酵呢?我这个对社交媒体尽可能保持距离的人没有查到问题的出处,但是我想这是一个偶然。无外乎两种可能的因素:第一是有对该领域熟悉的人突然心中不平,发文质疑;另一种就是个人恩怨,有意曝光。联想到网上传言该学生的父亲研究生中口碑不佳,后者的可能大一些。至于是否有更深入的网络运作,这就不得而知了。

昆明小学生家庭也许不是那么光彩,也许网络上批判的道德沦丧都没问题,但是我很怀疑身处同样的位置我们每个人的道德是否可以不至于沦丧。因为我们的系统奖励沦丧者,你从此次事件中所看到的沦丧只是冰山一角。论文署名作者交易——权利、关系、金钱——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把那些一年能发十几几十篇通讯作者的大佬揪出来仔细探究一下他们对研究成果的了解程度,端倪立现。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有严格的评审制度,有业内权威的评审,只有在缺乏常识的情况下评审专家们才无法辨别这些研究能否出自于学生的“独立设计和完成”。我相信这些专家并不缺乏常识——识别研究者能力的常识——他们缺乏的是胆识——挑战这个体系的胆识——指望既得利益者去挑战利益体系,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质疑某一名专家和质疑某一名学生是同样无意义的。虽然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宣扬独立,但是始终不要忘记小学思想品德课说过的“人是社会的人”这个基本常识。人的行为受到环境和团体的操纵,99.999%的人——学生、家长、专家、甚至规则制定者——是无法对抗环境的。这个环境不是那些虚无缥缈的大道理,而是你的老师、你的领导、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你的朋友、你的同事、你的亲戚,所有围绕在你身边的人所构成的环境压力。只要你有资源,你也会附和,不要在描画他人道德沦丧的时候把自己想象得多高尚,所以我说这是一口苦瓜,而且越吃越苦。

这些问题带来的结果并不是对某个人甚至某个群体的批判就能解决的。它所带来的结果是正直和有能力的人无法获得必要的资源和应有奖励,而沦丧者则能够享受沦丧的好处而鼓励环境继续沦丧。很熟悉的话?“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所以,值得欣慰的是,并不是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差了,而是社会——无论国内国外,无论东方西方,人类社会——从来都是如此,或许只在短暂的周期和地域里曾经获得某种改善。

对一个三等奖的质疑波及到一个与“自招”相关的全国性竞赛,也许是这个时代带来的某种红利。我相信这些获奖学生背后绝大多数都有自身“环境”的努力。然而,以此来批判这些学生的家长和他们自身“道德沦丧”是毫无意义的,甚至对于比赛本身,即使彻底取消,也不会带来什么很大的改变。在批评、嘲讽、指责昆明小学生的时候,不妨问问我们自己是不是努力调动过各种不同的资源来做那些我们明知不应该做的事情——是谁推动民办初中和小学招生变态到最终要一律摇号的地步?是谁在社交媒体上为那些神童点赞并看着自己的孩子咬牙切齿?是谁在门诊质问我儿子不长到一米八怎么行?

我同样反感那种站在道德制高点以看透世情的口吻揶揄“让我们这些生物民工情何以堪”、“我看我三年研究生都白读了”云云。有很多聪明而有才能的人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能获得极大的成就,或者在很小的年龄就孕育了他们的核心思想,这类例子并不少见。以今天社会的开放程度,我毫不怀疑有些中学生完全可以有超越博士们和教授们的想法甚至研究结果——人和人是不同的,所谓平等也是相对的,这个世界上就是有天才,我们普通人没有什么可嫉妒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是否有这样的体系和能力,去筛选出这些真正的天才?我想这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立的本意,只是也许这条初心已经完全迷失在这个没有憧憬的世界里了。

因为工作关系,我过去很少接触医学院的学生。而时隔十年以后当我再次有机会每天和这些接受住院医师规培的学生一起工作,我有一种仿若隔世的感觉。我看到很多非常聪明、非常有想法的学生,但是当她们在考虑导师、考虑工作机会的时候,会将那些人的领导职位、学术任职、朋友圈关系看得非常重,甚至是第一要素。难道也去批判这些原本已经被规培体制压迫得喘不过气的医学生?

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我始终相信,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是人类对更美好生活的不断渴求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憧憬。这种对新知的向往、那种对思维火花的自喜是我们这个社会和体系需要自幼关爱和保护的,因为这才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财富,这才是创新的源泉。而我们做的事情,是用燎原大火去掩盖那些丛林深处耀眼的火花,是用腐朽的枯木去碾压刚刚露头的嫩苗。对未知的好奇和对新知的憧憬被世俗的粉碎机轧成碎片,对思维的渴求和对知识的努力被利益的刀刃碎尸万段。

这口瓜并不好吃,因为我们每个人吃到嘴里的都是无尽的苦味。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