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D的逻辑

发布日期:2013-03-23

佳能100D是一台体积小型化的单反相机

EOS 700D略微有意思一些的是在3月22日同时发布的佳能新款单反相机EOS 100D。我一看到这个名字就在想以后升级型号怎么叫,总不能150D、200D这样往上走,因为300D已经压顶了。看起来大概是110D、120D这样子了。那边700D向上空间也不多,或许以后就叫成710D、720D吧。唉,相机的命名啊,佳能、尼康、索尼、奥林巴斯都是一个样子的混乱。对于最初接触相机的人,光搞清楚这些名字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E-PL5、E-PM2和E-P3竟然是同一代产品,难道把数字统一起来就这么难吗?

在100D以前,1100D是佳能在售的入门单反相机。从100D的发布来看,1x00D有可能成为佳能一个短命的系列,1100D的后继是否会有成为一个疑问。虽然从300D以来,Rebel系列一直就是佳能市场的顶梁柱,然而1000D和1100D似乎没有获得太好的口碑,尽管我不是很清楚这两款相机的市场占有率到底如何。佳能把自己的低端相机搞得太廉价,也许佳能自己也觉得市场定位有些尴尬,所以不如舍弃这个系列重新开辟战场,不然我就不理解干嘛不用1200D而非要用100D这样奇怪的编号。当然,也说不定依然会出现功能非常简化的1200D,继续走绝对低价的路线。

要了解100D,一句话:世界上最小最轻的数码单反相机。100D在体积上确实比一般的单反相机小很多,即使与700D这样不算大的单反相机比也要小上一圈。虽然要比便携型的微单相机略大,可是和E-M5这样的单电相机相比在体积上却相当接近。如果配合40mm饼干头的话,这确实也能算得是一套便携的组合,而且是价格相对便宜的组合。

佳能100d体积与奥林巴斯EM5非常接近

在EOS M推出之后,佳能在单电上一直没有新的动作,我以为佳能可能在考虑今后的发展方向。简单来说,如果我负责佳能的相机部门——显然不可能是事实——我不会把很多钱投到EOS M这样的产品上,而只是把它当做一款类似于G1X的产品。和索尼、松下等公司相比,佳能最大的优势无疑在于完善的单反系统,尤其是庞大的EF镜头群。如果佳能为了取消反光板而花大量金钱和时间重新构造一个M卡口的系统,即使有部分设备能够与EF卡口共用,依然是在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同时还势必将压缩自己低端单反相机的利润空间。

由于单电相机的主要优势在于体积而不是性能,因此如果能尽可能减小单反相机的体积,适当制造几支小巧的单反镜头,佳能就可以用自己已有的EOS系统和单电相机展开错位竞争,这才是扬长避短之道。从这个角度,100D看起来是佳能真正向目前火热的单电相机市场叫板的武器。与其在一款功能有限的单电相机上使用转接环转接EF镜头,为什么不使用一台功能强大的单反相机直接安装EF镜头呢?

虽然我不做生意,我也不经营产品,然而相机市场的变迁经常在提醒我方向的重要性。自数码单反相机逐渐兴起之后,佳能和尼康两大巨头维系并且扩大了自己在单反领域的优势,而其他一些品牌的好日子却一去不复返。美能达被索尼收购,奥林巴斯节节败退,只有宾得还在佳能和索尼的夹缝中寻求生存。比它们更糟糕的是曾经风光无限的影像业巨人柯达公司,在挣扎数年之后终于轰然倒地。因为几乎不可能撼动佳能和尼康的地位,索尼、奥林巴斯、松下等公司纷纷瞄准单电相机这一新兴市场,以求开辟一块新的战场,这大约就是为什么这几年单电相机越来越火爆的最大理由——不是需求决定产品,而是产品在引导需求。

在单电市场的竞争中,以奥林巴斯和松下为代表的微4/3系统和索尼的NEX系统显然暂时占据了相对领先的地位,尼康和三星在后面紧追不舍,还有独辟蹊径的富士X。这个市场的角逐还刚刚开始,鹿死谁手现在谁也不知道,然而必定会有人最终悲惨出局,关键就看谁选对了方向。事实上已经有人走上了错误的道路并且差不多被踢出了局。你还记得理光那个奇怪的GXR设计吗?还有,K-01的后续机型在哪里?

当每个人都以为某一类产品该这样的时候,事实上也许存在不同的可能。当大家都在猜想佳能如何面对日益庞大的微单市场的时候,佳能给出的答案是一台体积并不太大的单反相机。而当索尼在为相当不完整的E卡口镜头产品线头痛的时候,佳能甚至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100D不见得是一台多好的相机,它只是代表了一种简单的思路——佳能和尼康早该想到却似乎一直没有想到的策略。如果有合适的价格和适宜的营销做支撑,它很有可能影响单电相机的市场预期,尽管它本身不是一台单电相机。

若干年后回过头来,我们也许会很清楚地看到谁在今天做了正确的选择。同样,我们也不妨参照这个市场,看看我们自己曾经做过的选择最终会带我们走向怎样的明天。未来是无可预期的,然而认真的思考、分析与反省也许会更可能得到我们期待的结果。就今天来看,佳能似乎在做正确的事情——单纯就100D来说——而尼康则没有。尼康1系列很难成为残酷竞争的胜利者,强大的对焦性能无法弥补感光元件尺寸的先天弱点。学习佳能的策略,完善并且重新定位自己的DX产品线而不是去推倒重来看起来才是一个有未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