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摄红叶季绚丽的色彩

作者:秋凉 | 发布日期:
红叶1

金秋时节自然是摄影的好季节。秋日旅行与风景摄影的魅力在于自然界多变而丰富的色彩。绿色、黄色、红色相互交织,形成一幅斑斓的画面。国内秋天观赏红叶的地方太多,只要留心观察,在身边通常都能找到适于拍摄的场景和题材,所以不要沮丧自己无法前往那些观赏红叶的胜地。在这篇文章里,我想和你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谈谈如何在秋日获得自己喜欢的多彩影像。

寻找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自然摄影是靠天吃饭的干活,要捕捉秋日色彩的第一要义是看到自然界确实存在的色彩。这既和地域有关,也和时间有关。一般来说,江南一带在11月中下旬到12月中上旬色彩是最丰富的,而对于海拔不同、纬度不同的区域,合适的时间自然不同。因此,你要选择适宜的时间出行。但是,适宜的时间也只是一个概率问题,每年的温度和气候条件不同,相差几天景色就会大相径庭。 还有些地方的叶子不是秋天红的,你秋天去了也白去。

秋叶繁盛的时间是短暂的,我们经常说,来早了叶子还没红,来晚了树叶已经凋零。我今年在11月初去光雾山,依照概率来说差不多是红叶最盛的时节。但是今年雨水多,气温也不低,树叶在变红之前就纷纷掉落,所以今年的红叶就不如往年来的盛。这都是人力所无法控制的,也是自然摄影本身的魅力之一。在相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会带来不同的画面,给你的每一次旅行都带来不一样的拍摄体验。如果你有朋友住在那些以红叶著称的旅游区,那询问他们的意见往往是最为可靠的。

相对人工红叶林,我更喜欢传统的红叶观赏区,无论是自然山川还是融合着古建筑的人文景观。近年来很多地方开发了以某种植物为主角的旅游景点,比如各地的薰衣草园,还有枫叶岛什么的。这些景点的一大特色就是“单调”。拍摄红叶绝不是看谁拍的叶子更红,而是红叶渲染在天地间的氛围。西湖之美不仅在于湖本身,还在于湖边千百年来的历史沉淀以及杭城与西湖的完美融合。撇开所有这些东西,西湖和一个普通的湖又有什么不同?同样,在那些拥有深厚历史沉淀的地方,你更容易拍出美妙的景致。我就是我下面要讲到的:不要简单把视线集中到红叶本身。

红叶2
古漪园一角。红叶需要陪衬,或者说红叶本身可以作为陪衬。相比单调的苗圃,哪怕只是和非常普通的建筑物搭配在一起,都能带来更含情绪的表达。

发现色彩存在的空间与结构

观赏红叶是冲着红色的叶子去的,所以很容易就被色彩迷晕头脑。有时候色彩可以成为构图的核心,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你不但需要色彩,还需要良好的构图来突出色彩的成分。也就是说,色彩可以成为你构图的中心点,然而单纯只有色彩的画面可能单调,也可能杂乱。如同我们选择观赏红叶的地点一样,在大多数时候,红叶可以成为画面的点缀,或者画面的构成部分,然而不是全部。很多人在红叶季拍出烂照片的最大原因正在于此。看到红叶就忘记了构图,忘记了空间,这是拍摄大忌。

拍摄秋日的红叶很多时候是寻找红叶生存的空间,为红叶安置一个合适的家。无论金黄的银杏合适火红的枫树,当它们和背景空间结合在一起,才能制造独一无二的画面。寻找溪流、河谷、瀑布、深潭,用自然景象来衬托红叶,用红叶来点染空间,衬托与反衬,往往是拍摄红叶的最佳手段。也可以寻找别致的建筑,无论古寺庙还是现代楼宇,只要搭配得当,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构图——还是一句话,当色叶树种置身于某个空间中的时候,才能够带给你独特的体验,而摄影者需要做的是通过相机记录下这种体验。

即使完全以树叶作为画面主体,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结构来获得理想构图。当你观赏颜色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寻找结构。秋日里的树干和枝丫往往可以形成吸引人的结构,良好的树形本身也可以成为构图的主体。留心用眼睛去发现这样的结构,长焦镜头往往有助于寻找到这些伴随色彩的形状。有时候,光线本身可以为一幅平平的画面勾勒出层次与结构,因此,接下来我们就要聊一聊如何运用光线。

红叶3
光雾山十八月潭。红叶满布的溪谷和小瀑布的组合是表现秋天景致的经典之一。在正午时分,尽管使用了超广角镜头,但是画面中非常注意地没有收入天空,因为过度的反差会明显影响色彩的表达。拍摄溪谷的最大好处是即使在强烈的阳光下,依然可以获得良好的视角。
光雾山大坝往大小兰沟的路旁。即使拍摄的中心点是红叶,也不要忘记构图。我拍摄了很多自以为色彩很漂亮的照片,但是因为没有注意结构,画面没有中心点,是无法带来美感的。

捕捉不同的光线特征

光线是自然光摄影的终极要素。我们都知道日出和日落这一段黄金拍摄时期,但是客观来说大多数旅行者不可能只在这两段时间拍摄照片。因此,我的建议是不要犹豫在各种光线环境下的尝试。客观来说,假如你登山高山之巅,面对一片染上金色的山脉,那么确实最好选择清晨与黄昏时分,尤其是日落前后。然而,在更多情况下,你可以通过构图的选择来利用不同的光线特点,从而获得不错的照片。

迎着阳光拍摄

逆光人像是最带感的表现形式——其实也是非常容易掌握的拍摄技术——逆光风景也可以同样带感。迎着阳光拍摄,尤其在早上和下午太阳位置不是太高的时候可以很好地表现出那种叶片闪闪发光的感觉。但是,与逆光人像不同,逆光的风景照片需要一定程度的后期处理,因为一般不是很容易接受一幅朦朦胧胧的风景照片。Lightroom的去朦胧功能在这方面可以提供不小的帮助。

在逆光下拍摄无论借助显示屏还是取景器都不是很容易看清楚景物,所以在构图时不妨多留一些余地以方便后期裁切。拍摄时注意不要过曝。对于逆光风景照片,你最需要的往往是被光线照亮的部分,过曝的话会影响照片的最终效果。至于是否要在画面中包含太阳,既要看当时的情况,也取决于你的构图选择。在画面中拍进太阳会大大增加反差,即使采用动态范围极宽的相机也可能需要进行包围曝光。

红叶5
光雾山大小兰沟。强烈的逆光,我在这个地方拍摄了很多张照片,更换了不同的构图和角度, 因为我根本看不清楚最终的构图。无论照片本身如何,这是我在光雾山见到的最美精致之一。阳光逆射下高大而鲜红的树冠美轮美奂,难以言喻。
红叶6
莫干山。如果单纯拍摄树形的话过于平庸,所以将太阳收入画面,制造视觉的中心点。

不要拒绝顶光

很多人在互联网上谆谆教导避免在正午阳光强烈的时候拍摄照片。摄影爱好者自豪于自己的行程是日出日落、中午休息。确实,强烈的阳光不利于摄影,但是起早贪黑的行程有背一般的旅行规律,所以依照我的观念,不要拒绝强烈的顶光。

对于人像摄影来说,顶光一般是不可用的;然而自然摄影有所不同。正午前后的光线一方面是入射角度很小,光从头顶正中照下,阴影投射在正下方,缺乏立体感。另一方面是光线太硬,使景物显得不够柔和。正午时分顶光下的景物一般反差小、层次少。但是,利用这些特点,有时候也能够获得不错的效果。

由于阳光从顶部投射下来,在红叶茂密的山峦,很容易形成顶部被照亮而下面笼罩在阴影里的层次,反而可能比顺光下一片山坡被照亮显得更有层次。此外,顶光在表现树干的结构方面也有自己的特点,有时候会产生一些低反差、高细节的密集结构。因此,不要因为太阳位置过高而收起相机,用眼睛观察,往往也能发现不一样的景致。而如果是一个多云的天气,那么云层与顶光的结合,则可能带来相当戏剧化的效果。

红叶7
正午阳光下的光雾山。阳光从正中投下,于是数的上部很平,下部则有浓重的阴影,反而出现了层次。由于反差小,色彩也变得比较自然。唯一要对付的就是正午强烈的迷蒙感觉,这就交给Lightroom来处理了。

在弱光下捕捉肉眼不可见的色彩

不同时间段的光线拥有迥异的色温和色彩。当清晨或者黄昏的薄雾开始在峡谷里氤氲,自然界中就已经开始升腾起肉眼所难看见的淡淡的蓝色。我始终觉得在这种散射的弱光下拍摄的红叶照片具有一种格外宁静的感觉。就肉眼来看,只是觉得景物开始有点模糊;而就在这种模糊之下,色彩也已经发生了改变。相机对于这种细微的色彩变化的敏感度要远胜于我们的眼睛,因此你更容易在清晨和黄昏的弱光下获得油润的色彩。

红色是一种容易让人觉得过饱和的色彩。在强烈的阳光下,有时候你不知道自己拍摄的红叶到底该加点饱和度还是减点饱和度。加一点,好像溢出了;减一点,又觉得没有亲见的鲜艳。尝试一下在阳光黯淡以后再去拍摄同样的场景,尤其是近景和中景,尤其是山谷和溪谷中的红叶。很可能获得完全不同的感受。不需要你3点半起床,也不需要你拍到伸手不见五指,你只要比一般的游客在景区里稍微多待一会儿,比如待到景区下班前赶人,可能就足以获得这种弱光下的迷人感觉。

红叶8
光雾山大小兰沟。距离我被赶出景区已经没多少时间了。我觉得山谷间有轻轻的薄雾升起,回到这个看起来不错的地方,取出长焦镜头拍摄了几张照片。在后期略微增加饱和度,果然捕捉了我期望的那种效果。
红叶9
离开古漪园前拍摄的照片。天色已经很暗,但是我看到远处朦胧的灯光带点油画的味道,脑子里浮现出日式庭院的那种红叶小景。依然是用70-200mm镜头拍摄的。

红叶季的摄影器材选择

我知道很多人最关心的是摄影器材的选择,就好像大多数红叶季拍摄指南文章里所涉及的。事实上,拍摄红叶对于器材的要求并不高,大多数相机都能够胜任一般的拍摄需求。在镜头选择方面,广角+长焦的组合是最为理想的。如果只让我选择一支镜头,我会选择一支70-300mm焦段的长焦变焦镜头。

偏振镜对拍摄红叶是有好处的,因为偏振镜能够让画面变得更清晰,同时消除树叶表面的反光。使用偏振镜需要注意几点。首先是偏振镜的角度要调节好,有些人把偏振镜往镜头上一套完事,这是不对的。其次,竖拍和横拍时偏振镜的方向是不同的,要旋转90度,这个不要忘记。最后,广角镜头使用偏振镜可能造成明暗不均匀,在拍摄时要引起重视。

没有偏振镜怎么办?没有就没有呗,一样拍。虽然偏振镜的效果无法在后期完全再现,然而毕竟可以弥补一部分(比如反光消除的功能是偏振镜所特有的,后期通过降低高光能够部分补偿)。三脚架也是相同的。拍摄红叶季的溪谷没有三脚架说寸步难行并不为过,但是假如你没有带三脚架或者不方便带三脚架呢?没关系,利用防抖等功能以及自身技巧,同样可以选择合适的画面拍摄照片。一句话,不要拘泥于你的器材。

当然,在理想情况下,我建议准备拍摄红叶季的你要带上:

  • 感光元件面积至少在1’以上的相机;
  • 一支广角变焦镜头和一支长焦变焦镜头;
  • 一组减光镜(3档/6档)或者可变减光镜;
  • 圆形偏振镜;
  • 三脚架。
红叶10
很多场景用E-M10 II所能表现的效果要远差于D810, 但是这不代表器材是你的限制。了解器材的局限,用器材去拍摄那些它所能够胜任的题材。作为我的便携相机,挂着套机镜头的E-M10 II也足以在良好的光线下捕捉到秋季的色彩。

关于红叶季拍摄的几点小建议

文章最后就红叶季的拍摄提几点小小的建议。

首先,不要只拍摄红叶小品。用长焦大光圈拍摄红叶小品最容易获得生动的效果,尤其是一组照片发朋友圈,可能迎来大量点赞。可以偶尔尝试,但是不要只拍摄这样的小品。去尝试不同的场景,尝试光线复杂的山峦、溪谷、瀑布,这不但可以磨练自己的摄影技术,也更容易让你获得满足感。用好广角镜头,拍摄大场面的红叶季风景照片对技术能力和艺术修养的要求都要高很多。给自己定一点更高的目标。

其次,你的眼里不要只有红叶。比如说,也许金黄的色彩比红叶更美也说不定,也许你在红叶季可以看到一些与红叶无关的美丽景致。经视野放宽一点。如同上面说到过的,构图依然是决定画面的核心,有时候是先看到了景物,然后发现了红叶的点缀,更有一种心性相通的感觉。

此外,记得经常抬头、低头、回头看看。与所有的风景摄影一样,换一个方向,换一个视角,光线会不同,景致也可能会大相径庭。在秋季,天空晴朗或者略施薄云的日子,抬头往往能看到干净洗练的彩色画;而在落叶纷飞的季节里,低头也可能是一条铺满色彩的迷人小路。

最后,不要被你的器材所局限。并不是说我要你手持进行1秒曝光,而是你可以根据现有器材的特点选择你的拍摄角度。如果我没有带三脚架,我就会考虑那些不需要长时间曝光的场景;如果我没有带长焦镜头,我就会选取那些更有利于广角镜头发挥的视角。有些人喜欢简单,那就简单用好自己手里的设备,一样可能留下鲜艳的红叶季影像。

红叶11
苏州天平山。我并非不喜欢小品,有些摄影师的小品拍得非常有情调。我只是想告诉你, 经常拍这类照片就如经常拍糖水一样,最终是一种无意义的重复。面对开阔的场景,才能让你了解到技术的局限甚至器材的局限。学会处理复杂的光线是旅行摄影的极高境界。
红叶12
光雾山大坝。大家下了车都去倒车了,我觉得正对面的光线很差,于是转身看了看。稍微走几步路,换一个方向,就可能看见大多数人所忽略的景象。哪怕是在条件很恶劣的时候,也许扭个头,背面的山峰上正沐浴着和煦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