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扭曲世界的滤镜扭曲你的人生记忆

作者:秋凉 | 发布日期:
比较

翻看我过去几年偶尔写的几篇随笔,有时候觉得如果我去写小说的话,我大概也要写成始终被我深恶痛绝的私小说了。但是看了大家留言的答案,我发现其实你们对我还不算了解,因为大多数人居然没有一眼看穿我的内心,或许是因为你们没有听我把这个问题朗读出来吧——作为福利,我打算从今往后让你们多了解我一点。

顾老师听完我的问题就猜出了很接近的答案,因为她听我的口气就估摸我说的不是什么好话。只有一位读者说“弄脏镜头”,非常接近答案——那个回答“-”的,按照佛学哲理,要不我也算你对吧?

事实上我没有“弄”脏镜头,所以我说“弄脏镜头”的答案是非常接近的。陪女儿玩到游乐场关门,黄昏时分。我突然发现旁边这个轨道车的颜色在夕阳的照耀下格外鲜艳,于是我就顺手掏出手机拍了一张。因为我站在轨道下面,所以有很明显的透视畸变,我看了一眼就觉得没法拍出我脑子里的感觉。但是我同时发现画面异常朦胧,色彩有一种淡淡的浑浊,天空泛青,颇具流行的现代艺术摄影风格。说实话我当时并不清楚是AI摄影大师给我带来的什么神奇效果还是镜头没擦干净,所以我下意识地用衣角擦了擦手机镜头,然后又拍了一张,于是真相大白了。

因此我说我没有“弄脏”镜头,而是镜头本来就脏了——我不确定蒙上一层丝袜是否会带来类似的效果,但是考虑到不同物质对来自自然光中不同频率光谱的吸收差异,我估计在色彩感觉上也许会有所差异。

好多年以前我就想过,如果我来录一套手机摄影教程,那首先要提醒你的就是擦干净你的手机镜头再拍。对于从口袋里、裤兜里、腰包里、臂包里、骑行包里拔出来的手机,你不好好擦一下镜头,而是去DXO上看评测参数,我不知道意义在哪里——当然,这不是我今天想说的。

无论相机产业兴盛与否,照片本身的属性并不会改变。尽管Vlogger是最近的风口,然而在互联网和各种生活场合,传播最多的视觉资料依然是照片。今天大多数人使用手机拍摄照片,如同二十年前大多数人使用傻瓜相机拍摄照片并无二致。只是我们给照片添加了更多的文艺和艺术属性,而不像若干年前我们更多依赖相机来记录生活中重要的记忆——从某种角度来说,在过于随意的照片与视频记录之下,所谓的记忆都已经被打碎在喧嚣的生活流程之中,我们甚至已经没有闲暇停下来通过翻看照片来回忆某些故事。

前段时间谷歌曾经发布过关于在未来考虑禁止使用美颜功能的文件。以美颜为代表的数字滤镜已经成为数码摄影的主旋律。作为一名熟稔后期处理的摄影爱好者和一名自封的数码摄影后期处理教师,我毫不怀疑滤镜存在的合理性。滤镜可以被视为简化版的后期处理,视为普通人可以使用的后期处理工具。但是,面对一个充斥着滤镜的摄影世界,我并未从那么多美的照片中感受到美;相反,我看到的是一种程式化的、与艺术和创造力相违背的东西。关于这一点,我有许多观点可以表达,但是在这篇文章里我只想集中谈一谈其中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滤镜的使用和流行歪曲了很多摄影爱好者甚至摄影师对于摄影技术的理解。很多互联网KOL叫嚣着手机摄影已经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相机,手机在画质上甚至已经和全画幅相机不相上下。尤其手机摄影算法的进步,填补了光学设计的鸿沟,使得手机可以在镜头很小、感光元件很小的情况下获得不亚于单反相机的成像效果。

我从未对这种流行的观点做过正面评价,今天让我来表达一下自己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一派胡言!

我不想过多揣测这些说辞背后的动机——不过这种言论的热闹程度往往手机新品发布存在关联——但是现阶段手机成像和单反相机或者微单相机的成像之间存在着天渊之别,这是不争的事实。秘密在于,手机显示屏和滤镜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抹平这种差异。现代手机往往具有非常鲜艳而锐利的显示效果,在4-6英寸的手机显示屏上观看照片,你不容易看到手机相对相机的成像弱点。

滤镜则是另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无论是色彩的偏移、对比的修饰还是局部色彩范围的模糊,或者强烈的颗粒和纹理效果、画框、文字叠加等等,本质上都降低了你对照片质量的要求。在传统数码后期处理中,我们也经常会采用类似的伎俩来处理一些有问题的照片。感光度太高、曝光不理想造成画质不佳?试试看转换为黑白,然后再添加一些颗粒,是不是变废为宝?去除照片上不怎么样的色彩,用渐变映射重新着上某种色调,马上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给照片添加一点文字,加一个边框,是不是感觉马上就不同了?还有,将几张不怎么样的照片排列组合在一起,立马看起来就变得文艺了。

当这些后期处理手段被常规应用于摄影,我们就忘记了摄影的基本功:如何获得高质量的原始数据。我例举昨天那个例子,正是为了说明这一点。我并不反感各种效果,但是假如因为这些效果而忘记了更为基本的东西,则是悲哀的。以摄影来说,效果的营造远比获得一张真实而又干净的照片简单。尝试一下不使用任何额外的修饰,尽可能还原拍摄环境的真实状态,你才会明白一张在构图、构思、技术各方面都做到优秀的照片背后所凝结的智慧和努力。获得一张对细节逼真还原的照片,远比拍摄一幅因为镜头脏污而带来的朦胧照片要更难。

这让我想到曾几何时非常时兴的行为艺术。最近大半年我看了一些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书,促使我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行为艺术家的表达形式和内心诉求。但是,我觉得向某个地方小便或者在马路上脱光衣服无论如何是不能和诗歌、绘画、音乐相提并论的艺术,尽管或许在某个时刻向某个特定的方位小便确实能够被看做带有隐喻的艺术行为——毕竟,谁都能小便,但是“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是只有李白才能写的诗句。

在大多数时候,滤镜存在的价值是歪曲真实的世界从而获得某种效果。与我个人的摄影观念不同,现代数码摄影中大量滤镜的歪曲往往是先验的,甚至可以完全脱离实际环境。由此带来我想谈论的第二个问题——充斥我们周边的照片确实更美了,然而却是那种千篇一律的美,失却灵魂的美。

滤镜

INS风的流行能够管中窥豹。大多数摄影公众号执着于风格的营造,试图把每个摄影爱好者都塑造成影楼摄影师和修图师一样机械的工作者。你只需要给出定制套系我就能拍出大差不差的预期作品。黑金、森系、日系清新、忧郁蓝调,诸如此类。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无所谓你在哪里拍,你都能拍出差不多的照片。东京、北京、西京、盛京,只要灯开得足够多,黑金风一色相同;樱花、梨花、海棠,在朦胧的日系风格中,也都可以当做几乎无差别的背景。更不要说各种LifeStyle生活小品,只要套上合适的滤镜,简直无所谓你拍的是红墙还是蓝墙,拍的是蓝天还是阴天——如果要把这个问题延伸,那么绝不仅限于简单的滤镜,这可以看做摄影中的一个常态。某些专拍风景大片的摄影师有本事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拍出几乎相同的照片。我将此称为“完美风景综合征”,有机会我将会另外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很多年以前,在我还经常闲逛色影无忌论坛的时候,我曾经看到过某位前辈说过这样一段话,大致意思是:这么多年参加了无数外拍活动,拍摄了大量的美女,现在回过头来审视这些照片,觉得毫无意义。而真正值得怀念的,还是自己孙女成长的记录。非常后悔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参加各种外拍活动上,却没有陪伴自己的孙女,并拍下她更多的照片。

我们现在的各种滤镜风格摄影,大致是在走相同的老路——拍出一大堆漂亮、艺术却毫无意义的照片。因为电脑的事故,上周我在翻看备份硬盘的资料时偶然看到了差不多二十年前的老照片。那是我上学时参加《上海文学》论坛线下活动时的照片。那是一个非常小规模的座谈,也就几个人的闲谈,其中包括后来以《繁花》一书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上海作家金宇澄。这几张数码照片看起来颇有“年久失修”的感觉。我想,如果时光倒退二十年,让我在二十年后能够看到更精彩回忆的是不是滤镜?是不是风格?是不是美颜?

都不是。而是更好的构图,更清晰的成像,以及对于表情更好的把握。

人是健忘的,而照片不应失去记录和记忆的本质。若干年后,我们会依赖照片来重塑自己的记忆;而那个时候,不要让滤镜扭曲了你一辈子的人生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