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确实还不是大号流感:骚操作暂放一边,我们冷静客观地来聊聊科学问题

作者:秋凉 | 发布日期:

经过上海这一波折磨死人——确实不但折磨,而且会死人。别让我举例,你们看到的各种路透社消息就能窥一斑而知全豹了,有许多话我不能说——的骚操作,对于“清零”和“共存”的争论甚嚣尘上。当然,其实根本不用争论,因为病毒与人共存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说实话,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病毒消灭人的概率比人消灭病毒的概率要大很多——尽管从生态平衡的科学视角来看,两者暂时都是无稽之谈。然而,在这篇文章中,作为在上海饱受折磨的我国“至上”的人民之一,我想抛开这些骚操作的偏见,来谈谈科学的事实。

我国目前对新冠所采取的防疫策略是“动态清零”。尽管我们无比反对动态清零在执行过程中的反智慧、反理性、反人道甚至反人性的恶果,然而,动态清零政策本身的出发点也许未必真如一些评论中所说的那么不堪,或者新冠确实已经如一些人认为的是一种完全不需要防范的疾病了——我承认我在这个地方或许是天真的,引述鲁迅先生那句“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相反,我认为“动态清零”有其内在动因。国家目前坚持动态清零也有其科学的出发点——当然,能不能清,或者怎么清是另一回事情。很遗憾的是,我们的官办专家、首席专家,在各种场合,都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没能把一些重要的科学事实讲出来。所以只能我来充当充当野路子首席吧。

在上海大规模爆发疫情之前,年初香港已经爆发了奥密克戎的大流行。就在本周,港大学者在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发表了一月至三月香港疫情的数据研究。同时,香港特区政府的COVID-19疫苗接种计划网站也提供了关于香港本轮(第5波)新冠病毒流行后导致的死亡案例分析数据。我想,害怕疫情扩散而坚持要动态清零,以及为什么新冠不是大号流感,或者说尚不是大号流感,从香港的实际数据中可见端倪

我们来看一下香港第5波疫情的关键数据。根据特区政府统计,至4月12日,香港本轮疫情累计死亡患者8735例,死亡患者年龄范围0-112岁,死亡年龄中位数86岁,男女比例1.44 : 1。超过九成死亡患者有长期疾病病史,超过七成患者没有接受任何疫苗接种(包括接种第一剂疫苗未满14天)。因此,在之前的文章里我已经说过,高龄、伴有基础疾病、未接种疫苗是新冠死亡的高危因素。

我再展开讲一下,死亡年龄中位数86岁是什么概念?在香港本轮死亡的8735例感染患者中,60岁以下的患者总共为339人,而80岁以上的达到6208人。在总共1,180,540例感染者中,60岁以下的总人数是835,897,80岁以上人数是60,824。换句话说,80岁以上感染者的总数只有60岁以下感染者的1/13,其死亡总人数却达到了惊人的将近20倍!新冠的高危人群到底在哪里,可谓一目了然!

新冠的病死率是不是就如一些文章所说的那么低呢?香港的数据能够给出相对客观的解答。依照年龄分段,考察年龄别病死率,下面这张柱状图是否有点出乎意料?不错,在未接种疫苗的情况下,80岁以上年龄组别感染新冠后的病死率是16.18%,70-79岁年龄组别的病死率也达到5.44%,而60岁以下年龄组别的病死率明显降低。港大的研究指出,在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中,本轮奥密克戎疫情导致的病死率与此前1-4轮疫情相比并无显著差异。因此,在不考虑疫苗的情况下,奥密克戎致死率低是否成立需要打一个问号。香港本轮疫情,在未接种任何疫苗的人群中造成的病死率为2.97%。由于我没有香港过往流感的病死率数据,所以没法直接比较。但是,我相信这一数值是远高于流感的。WHO通常引用的流感病死率数据是0.1%。所以,即使单纯考虑病死率因素,新冠也显著不同于流感,明显对人群的杀伤性要高于流感,尤其对于老年人群——当然,老年人群也是流感感染后导致死亡的高危人群,这一点毋庸置疑。

香港本轮奥密克戎年龄别病死率

让奥密克戎变弱的是疫苗。根据港大的文章,截止2021年12月31日,香港完成至少两剂疫苗接种的人群占比大约是70%。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全程疫苗接种并不能阻止奥密克戎的传播。理论上,有70%的人进行了全程疫苗接种免疫,香港就不应出现几乎3天倍增的爆发流行。结合灭活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滴度很低这一事实——本人两次接种后也测过抗体滴度,我好歹算是个阳性,不过那个滴度低得我也是……——我想依靠现有疫苗阻止奥密克戎传播可能是不现实的。然而,免疫记忆并不只依靠中和抗体。预存的细胞免疫据信应该在对抗病毒方面发挥作用,从而起到防重症、防病死的作用。疫苗的效力到底有多少,同样可以从香港数据中得到答案。

从全人群来看,接种一针疫苗后,感染后的病死率从2.97%下降到0.97%,接种两针疫苗病死率进一步下降到0.16%。而如果接种加强针,也就是第三针疫苗,人群的感染后病死率则只有0.04%!因此,三针疫苗接种可以将奥密克戎感染后的病死率从2.97%降低到远低于流感病死率的水平。

疫苗接种与病死率

香港的死亡数据中,有两点在我看来非常重要。第一,在接种三针疫苗以后,3-59岁各年龄分组中,感染后的病死率趋近于0。而在3-19岁年龄段里,接种两针疫苗以后,就没有记录到死亡患者。因此,对于成人接种加强针、对于儿童完成两剂疫苗接种是有效防奥密克戎病死的手段——我们之前也是这么做的,所以策略是正确的。可以说,对于儿童和成人,只要完成疫苗接种,奥密克戎已经完全不是问题。第二,疫苗的保护作用在高龄人群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在80岁以上人群组里,接种三针疫苗后,可以将新冠感染后的病死率从16.18%显著降低到0.98%!由此得出的结论是,给老年人打疫苗是防疫的重中之重!这一点,之前我们做得不好!昨天我手机上接到物业信息说开始登记社区里60岁以上未全程接种疫苗的人员。这就对了,但是不够及时!如果一个月前就开始这样做,就已经能起效!

我们再顺便来看一下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疫苗的优劣。香港只有两种认证的疫苗,一种是来自科兴的灭活疫苗(CoronaVac,克尔来福),另一种是来自辉瑞的mRNA疫苗(Comirnaty,复必泰,BNT162b2)。香港的数据非常清晰地展现了灭活疫苗和mRNA疫苗接种后的病死率比较。从数据上看,接种一针疫苗,复必泰的保护性显著好于克尔来福;而在接种三剂以后,两者之间的差异基本消失。也就是说,无论接种什么疫苗,只要完成全程接种,都有显著的防病死作用。所以,现阶段,争论灭活还是mRNA,甚至要上纲上线的,都放一边——弱弱地问一句,连花清瘟们能拿出这样的研究数据吗?

不同疫苗的效果

好了,分析完香港的数据,我们就大致明白为什么现在的政策要强调“清零”——当然,我只说科学上的分析。因为奥密克戎在老年人群中的高致死率以及我国高龄人群疫苗的低接种率,也许让决策层担心短时大面积感染后造成死亡人数急剧增加。将奥密克戎的危害局限在与季节性流感相似的程度,有一个重要前提,即高危人群得到了适当的免疫。我认为,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至于是否科学,那是另一回事情,我不在此讨论。我以为这些数据都是公开的,简单明了,不但说明了动态清零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而且指明了应该做什么——不是把感染者和非感染者聚在一起做核酸或者把一帮感染者从这里拉到那里或者把已经转阴的人关到方舱里去,而是考虑隔离措施的便于执行、有效性以及如何尽快地提高风险人群的疫苗接种率——但是,为什么我们那些首席专家们不把这些科学道理拿出来讲讲呢?是担心我们没念过什么书还是怎么的?要知道我们读书那年头还没双减啊!哈哈,玩笑话啦!

除此以外,我觉得我们还需要从传播速度和历史两方面去看一看,为什么新冠与流感存在显著的差异。

目前的一些研究认为,奥密克戎的基本传染数R0接近于10。这种近乎不可理喻的传播速度,是其与季节性流感的重大差异。总人口700万的香港在短短3个月内就有超过100万人感染,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之快,可见一斑。奥密克戎极高的R0值,使其区别于季节性流感。但这是双向的:因为传播速度快,即使病死率低,但是短期感染人数多,可能带来对医疗系统或者社会其他系统的冲击;但是,另一方面,因为R0值高到离谱,使得在人群中切断传染源变得极为困难。封控三周、完全静止,依然不断有阳性,已经说明问题。所以,科学从来不是只看一个方面。当然,WHO资深教授曾经为我讲解过为什么从来没有“evidence based public health policy”而只有“evidence informed public health policy”的道理。毕竟,科学也只是施策的一个方面而已。

最后,我认为还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流感毕竟是和人类长期共存的疾病,而COVID-19属于来势汹汹的新病毒。无论说是内心麻木也好,是“患难见真情”也罢——其实每次禽流感起来传染病学家和公卫专家一点都不轻松——反正我们对流感都有点“见怪不怪”了。再说,流感大流行往往起源于东南亚但是在西方国家大杀四方,所以我天朝大方一般倒是不那么担惊受怕——这下估计刺中野生国师们的G点了。但是,面对COVID-19这种新病毒,毕竟还不知深浅,因此适当谨慎一点,是可以理解的。就看看被我们视为反面典型的大失败国,或者经常被拿出来讲的新加坡,人家也是规定你感染了COVID-19要居家隔离啊,人家也不断在提供免费核酸和抗原检测啊,你打开任何英文医学网站上面都是行动起来应对COVID-19啊,这可是比流感规格高得多的待遇。你要说这是躺平,那看跟谁比吧。

所以,新冠和流感,无论从致病特点、流行性还是心理和社会各方面来说,都有所区别。相同点是,它们都是人类必须面对的可能引发大流行的呼吸系统疾病。从某种程度来看,流感的防疫历史,就足以给我们以启示了。其实,我们人类都还没有做好完全接纳新冠的准备——或者说,我们还在学习到底怎么和它相处更好。说是共存,也给大家都留点时间吧!留点时间干嘛?

做核酸……滚吧!打疫苗啊……哦,先把那个团购接龙接掉,别饿死在光明的前夜!呃……哈哈,玩笑,玩笑!

最终,对抗病毒,疫苗就是我们的核武器!这是现代科学给予人类的馈赠!嗯,当年医学免疫学那张变态的卷子,我可是全班最高分……所以,相信我,没错的。连花清瘟可以吃吃解解馋,但是疫苗,你必须得打

【注】 病死率(fatality)和死亡率(mortality)是略有区别的概念。前者指患病人群中发生死亡的比例,后者指总人群中死亡的比例,两者都需要限定一个时间段。对于感染新冠病毒后死亡比例的探讨,显然应适用病死率的概念。香港的死亡报道中,采用了英文fatality和中文“死亡率”的对应。我理解为香港翻译的习惯,因此本文中我一律使用病死率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