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与“欲求”,“牛头”与“狗头”:镜头选择的二元对立与辨证统一

作者:秋凉 | 发布日期:
夜色中的外白渡桥
尼康D750,24-70mm f/2.8,1/10s,ISO 160。7月3日晚上19:32手持拍摄。在这个案例中,使用f/2.8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更大的光通量。f/2.8的光通量是f/4的两倍,是f/5.6的四倍。在快门速度无法更低的情况下,f/2.8能够尽可能降低ISO。因此,对于这样的场景,24-70mm f/2.8就会显著好于光圈不恒定的变焦镜头。

前几天看到Spencer Cox关于自己使用设备的文章,和Thom Hogan的“Always a Tradeoff...”,两者居然如此神似,而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关于摄影器材的问题。毫无疑问,关于摄影器材的文章能够吸引最多人的关注,这也并非是国人特例。但是,也许我们真的应该重新考虑一下所谓“单反(虽然已经不再正确)穷三代”这句俗语的戏谑背后,到底有什么意义,尤其在一个经济下行、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

PhotographyLife团队里最活跃的作者和摄影师Spencer Cox使用的相机是尼康Z7和尼康Z6,他说自己经常使用的镜头只有两枚:14-30mm f/4和24-200mm f/4-6.3。因为在PhotographyLife上有很多器材评测,所以当他罗列出自己使用的镜头时,我也有点惊讶,我想他至少应该有几支定焦镜头吧?Spencer的主要摄影题材是自然风光,所以他说,当他使用f/8、f/11或者f/16拍摄时,24-200mm和24-70mm f/2.8之间的差距是微弱的。而在Thom Hogan的那篇文章里,他说:

Is it better to have a small superzoom (24-200mm) and it’s restricted apertures, or just a super zoom (e.g. 24-70mm f/2.8) and it’s restricted focal range?

因此,按照Thom Hogan的观点,“always a tradeoff”。所有的选择都是一种取舍和折中,而Spencer则很好地给出了一个实际的例子:通过对光圈和画质的部分妥协,换来了焦段和轻便

我认为在购买或者说构建自己的镜头群时,理解这一点很重要。许多时候,选择不同的镜头,并不是“好”或者“不好”这么简单。一般来说,我们会认为“大三元”是好镜头,是高级镜头,或者说专业镜头。因此以前在论坛上经常可以看到所谓“一步到位”、“顶级器材”这样的说法。从价格的角度来说没有错,但是从使用的角度来说并非如此。假如你是一名旅行摄影师,大三元的重量和体积带来的麻烦虽然没有动态清零那么大,然而依然是难以逃避的现实。所以,虽然在光学质量上“一步到位”,但是并不代表在使用功能上也一步到位了

如Spencer所说,Z7 II显然比Z7更好,但是对于他自己的摄影风格来说,他不认为更换到Z7 II有很大的意义。Z9非常全面非常强大,但是他觉得对于自然风光摄影来说,Z9的重量和体积带来的副作用不能忽视。在远足和徒步的时候,当然是分量越轻越好。所以,他选择Z7的画质,接受Z7在性能上相比Z9的弱势,因为他明白自己的需求。而如同Spencer一样,我长期坚持的一点是,对于旅行摄影和风景摄影,焦段比光圈甚至画质要重要得多。所以早年APS-C的时候我最常用的是16-85mm镜头,FF由于28-300mm这支镜头的重量以及广角的不足才限制了它的使用。但是,当你需要兼顾人像或者室内的时候,24-70mm f/2.8就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只是在大多数旅行摄影环境中,70mm的限制都太大了。

在摄影器材选择中,need和want两者是一直绕不过去的门槛。我将这两个单词翻译为“需求”“欲求”。前者是满足你实际工作所必需的条件。在镜头选择中,焦段往往是先决的need。而want,则是一种内心深处对法拉利的向往。欲求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区分需求和欲求,在经济条件并不足以挥霍三代、并且相机和镜头的价格节节走高、社会经济发展前景不明的情况下,是很有意义的。

Thom Hogan在同一篇文章中写道:

One extremely well know pro was essentially doing all their work with a lens set that consisted of three modest aperture zooms (16-35mm f/4, 24-105mm f/4, and 100-400mm f/4.5-5.6).  So do you really need the so-called Lens Trinity (14-24mm f/2.8, 24-70mm f/2.8, 70-200mm f/2.8)?  Well, according to Unnamed Pro, you don’t need the Lens Trinity to make large prints, create best-selling books, or show images on a big screen during presentations.

虽然摄影器材市场大幅萎缩了,如果与其他一些电子消费品相比,相机似乎属于进步缓慢的产品。但是,其实在过去十年里,镜头的光学设计似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十年发布的新镜头,至少以尼康为例,并没有什么传统所谓的“肉头”。尤其是Z卡口镜头,得益于卡口设计的改进,素质都非常高。我个人认为,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画质”并不是因为镜头而被制约,因此追逐更好的画质而去选择“顶级器材”是没有意义的。无论Spencer能够选择24-200mm,还是Unnamed Pro选择f/4系列镜头,都说明“非顶级”器材并不是制约摄影的因素。如果你选择f/2.8,那是因为你需要f/2.8,仅此而已。我觉得我们不要再去说什么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的画质差异这些话。定焦镜头的最大好处,是我有f/1.2,你做不到!大三元的好处也在于此。f/2.8可以带来很大的拍摄便利,在一些场合能够做到f/6.3无法实现的事情,无论是景深还是光通量;但是,当你并不经常遇到这些场合,或者当你习惯性使用f/11的时候,f/2.8的缺点就出现了——焦段不够、便携性太差,当然,还有太贵!

这个社会已经到了二元对立撕裂的极端,但是只要有一丝一毫历史知识和哲学知识的人,都很容易明白,这个世界在1%的黑与1%的白以外,是98%深浅各异的灰。摄影爱好者面对屏幕上的色阶图案,理应更理解这一点。跳出所谓“牛头”和“狗头”的非黑即白,审视一下自己的需求,用自己的钱包厚度去压抑一下自己的欲求,那么也就能跳出“毁三代”的所谓怪圈。

摄影爱好者多少都会被培养出对器材的欲望,这并非什么坏事。问题在于,即使干燥箱里躺着一排镜头,每台相机也只能安装一支镜头,每次旅行也只等带上最多两到三支镜头。在考虑性价比的时候,自然要选择使用频率最高的镜头。而使用频率最高,不见得就一定是“牛头”。如Spencer所说,对于他的自然摄影而言,24-200mm是最常用的镜头。24-70mm f/2.8无疑具有更好的画质,有更大的光圈。但是如果两选一的话,superzoom是更理想的选择。

从某种程度来说,需求是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明白的。比如,对我而言,我既体会到28-300mm小光圈和广角端的局限,也体会到24-70mm沉重与70mm长焦不足的局限。因此,如果我买入Z系统,假设只有一支标准变焦镜头,我会选择24-120mm。它没有最大的光圈,它没有最长的焦段,它没有最轻便的身材,它不是最便宜的镜头……但是,它可能是最全能的标准变焦镜头,这个逻辑最终又回到十多年前我选择16-85mm相似的循环。

所以,是否选择f/2.8在于有多少比例的照片你需要使用f/2.8拍摄,是否选择24-200mm在于有多少照片你需要选择120-200mm之间的焦段去拍摄。而由此选择所抛弃的那些其他镜头的优势,你又是否能够接受。回答清楚这些问题,你就能选择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镜头,无论是“牛头”还是“狗头”——实际上,在Z卡口和最近十年的F卡口镜头中,已经基本不再有“狗头”了。

此外,无论Spencer Cox还是Thom Hogan的文章,都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即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你真正需要的镜头其实也就是三支左右。所以,先买回来你“需求的”三支镜头,在你完全不care钱包的时候,再去买回那些你“欲求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