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体验:西子湖畔的旧机新感悟
作者:秋凉 | 发布日期:我间歇性地会带上E-M10 II出门,可能是为了给自己再买一台小型可换镜头相机找个合理的借口与合适的应用场合。这台相机我买了很多年,总共加在一起说实话没用过多少次。其实我一直没明白,这台看起来非常可爱的相机,为什么每次带出门都只能让我极为勉强地找到那么一丝“安慰”,而没有任何兴奋。这次中秋去杭州短暂地再次尝试之后,我发现可能用任何理论来解释都是多余的,因为个人的经验与情感并非都能用数字与理性来解释,也许这也是《柳叶刀》上越来越多出色的大规模人群研究看起来日益荒诞的原因——算计人生,必定会失败。
E-M10 II对我而言的应用场景很简单:便携。这种便携性并不单纯体现在相机,还体现在微43幅面带来的系统小型化。当时我选择EZ镜头的原因也在于此。此后,我又买了20mm F1.7和相当冷门的35-100mm镜头(非F2.8那款)。35-100mm F4.0-5.6的重量只有135g,等效70-200mm焦距,而且我当时买来的价格是799元。在任何系统都不可能找到相似的替代,对于画质而言就是“拍得到”。理论上来说,对于这套便宜、便携的系统,我应该没有任何抱怨才对,毕竟compromise是先决的。实际上呢?
我们比较任何镜头,一般都喜欢看MTF,这就是对于“牛头”和“狗头”的通常区分。然而,我曾经很多次说过——最近器材关心少了,或许长久不说了——镜头无所谓“牛狗”,适用最好。我敢说大多数人买大三元是因为适用之外的原因,就好像在电动车兴起后很多人说买保时捷是面子,那说明所谓的驾驶乐趣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浮云,可能根本体会不了,或者也无心体会。同样,大三元又重又沉,F2.8并非普遍适用,你买大三元到底图的是什么?面子和心理的满足感不需要过多解释,只是为此需要付出金钱和方便的代价,是否值得,不是一道容易计算的题目。
继续说回E-M10 II。E-M10 II拍摄的RAW照片我从来没有喜欢过。说不上什么原因。基础感光度下的画面缺乏那种干净的感觉,色彩调整的冗余度较小。当然,我的比较基准一直是ISO 64下的D810,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妥协。问题其实在画质以外,是一些非可精确测量因素。
首先,电动变焦的EZ镜头虽然很小,作为套机镜头画质算中上,但是变焦手感实在太差,对我来说已经到了难以接受的地步。我觉得这支看起来很美的套机镜头虽然大幅减小了系统体积,然而是我拒绝E-M10 II的至少一半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法似乎很简单:换一支标准变焦镜头就行了。
我过去几年有好几次都想下决心买一支新镜头,比如奥林巴斯的12-45mm F4.0,或者松下徕卡的12-60mm F2.8-4.0。虽然4000元左右的价格不算便宜,但是坦率而言,如果E-M10 II足够让我满意,我肯定不犹豫。因此,另一半的原因就要说回相机本身。
我可以接受画质的妥协,但是E-M10 II在拍摄体验上的表现也“足够”糟糕。EVF从来没有让我觉得看清楚过,无论采用一般模式还是OVF模拟模式。更大的问题在于相机的总体响应。尽管E-M10 II有出色的按键布局,看起来极为传统的外形,但是用起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这可能源于总体偏慢的响应:拍摄后记录的延迟(不是存储卡的问题)、对焦速度、更改参数,等等,一个字总结就是“慢”!三个字是“相当慢”。我在多数时候都是拍拍风景,即使以静态摄影的角度来看,都是难以忍受的“慢”。这么说吧,小米13 Ultra的拍摄体验显著好于E-M10 II。
我对小型化可换镜头相机系统还是有些期待的。无论你背什么包,都能想办法将E-M10 II塞进去,并且覆盖宽广的焦段,这是任何全画幅相机都难以实现的;虽然20mm F1.7的对焦速度和弱光对焦能力一塌糊涂,但是做个大光圈的补充还算称职;35-100mm的手感差到极点,变焦阻尼极不均衡,然而按照今天带货的夸张语言,这个价格和体积的70-200mm我能给满分。问题在于,E-M10 II的唯一解法可能是换一台相机。
我为什么不能接受E-M10 II的妥协?毕竟对我而言这是一台现成的相机,不需要额外支出,为什么不能接受不要钱的妥协呢?这取决于另一个问题:在手机里塞进1英寸CMOS的今天,你带一台便携可换镜头相机是为什么?
可能我需要更好的RAW,可能我需要相比手机更多一些的手动控制,可能我需要宽容度更大的后期处理空间,可能只是我觉得来到某个地方单用手机拍照有点遗憾……但是慢慢地我觉得有一个最重要的理由:愉悦感!
对于一天十几二十公里的徒步而言,背上沉重的摄影器材是愚蠢的。做此类愚蠢事情的必要理性是回报大于付出。这种回报对于大多数摄影爱好者来说不是经济回报,而是情感回报,包括获得自己喜欢的照片或者被他人认同——此类认同是广义的,可能是在固定圈子里的认同,在社交媒体上的认同,既源于照片也可能源于过程。很多摄影爱好者用不同的方式求得此类认同,老年旅行团中备受欢迎的单反爷叔和偶尔写写摄影教程的秋凉老师在寻求认同这一点上没有本质区别。大三元带来的心理满足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这种认同的愉悦。所谓面子,也是人生的必须,所以买BBA有面子就买BBA,买蔚小理有面子就买蔚小理。
但是,每个人的情绪满足又是不同的。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拍摄本身的情绪价值。我常常说旅行摄影者是孤独的,因为旅行摄影是一个用内心体验与解读风景的过程。虽然分享本身也会带来愉悦,然而摄影对我个人最大的愉悦感在于拍摄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规划拍摄目的地、到达拍摄目的地、构建画面的预期、操作设备记录场景、操作数据展现内心构建的画面等。在这一过程中,我获得了愉悦感。这种愉悦感与是否分享无关,尽管分享可能会增加额外的情绪价值。
E-M10 II的问题正在于无法带来足够的愉悦感。这套小系统让携带设备到达场地变得容易很多,但是在整个流程的每一阶段都有很多减分,尤其“操作设备记录场景”阶段,我每一次都会觉得“这不是我想操作的设备”。因此,即使E-M10 II再便携,它的成像质量“足够好”,也没法让我更愿意带上它。因为在拍摄过程中,它无法给我“愉悦”与“兴奋”;或者说,这种拍摄的过程有些痛苦。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就用我的13 Ultra呢?
尽管人生始终需要接触新的东西,但是另一方面你也很难强迫自己接受“无感”的事物。这种“有感”与“无感”,许多时候并非字面上可以评价,而需要实际的经验与体验。个人的经验不同于他人,因此期望通过阅读许多测评或者小红书们的分享替代个人的价值判断,对于具有独立思维的个人是不可能的。无论E-M10 II在纸面上有多好——不光是在纸面,不开机安静地看起来也很好——足够的经验最终会给我一个属于自己的判断,而并非来自MTF的精准评价。
在所有的评测中,操控是最难定性衡量的。古话说吾之良药彼之砒霜,诚不我欺。只是我们现在习惯于遵循某种统一的观念,产品评测基本也如流水线上下来的,导致你所看到的与你实际体验的之间往往大相庭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相信你自己的经验,用你自己的情绪与感受来判断,或许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相机如此,又有什么不是如此呢?当我在中秋清晨、安静的(实际上是恼人的广场舞大喇叭此起彼伏的)西湖边,透过E-M10 II的EVF观看对面的群山时,突然释怀了。我觉得不用再强迫自己找理由喜欢它了,因为我无法欺骗自己的个人体验。
(注:本文配图均为我的E-M10 II所摄,所用镜头包括14-42mm EZ、松下17mm/1.7和松下35-1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