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镜下见真章:如何利用居家网课收获终身受益的更紧密亲子关系

作者:秋凉 | 发布日期:

接着上一篇文章的内容,我们继续来聊聊居家网课阶段如何培养更为紧密的亲子关系。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从反面给你提出了长期居家期间发生亲子冲突、导致亲子关系恶化的三个重要方面:无谓的信念、错误的语言以及功利性的陪伴。须知,这三点主要都是源于家长方面的。在了解了问题以后,我们要从正面来看看,如何利用这段时间,塑造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都会终身获益的亲子关系。

在本系列的第二篇文章中,我提出“风物长宜放眼量”,对于孩子的教育要放到一个更长的阶段里去看,以十年甚至二十年为目标,来考量今天应该怎么做。这是非常重要的理念,我建议你可以回过去读一下那篇文章,以便从思想上先做一次“正念”。很多时候,教育中和亲子关系处理中的问题源于短视,即家长关注了某些眼前“利益”,而忽略了远期影响。这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思维本能。在我从事临床遗传工作的时候,绝大多数孕妇在产前诊断的风险和胎儿出生后罹患严重疾病的风险之间会只看到产前诊断的风险,尤其当出生缺陷发生风险较低的时候。因为产前诊断的风险是即时的、短期的;而与此相比,胎儿出生后发生严重疾病的风险是远期的。人都有这种一叶障目的思维定势。很多时候,你必须要通过知识和技巧,来控制自己,以走出局限性思维。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很大,但是其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希望孩子获得健全的人格,维系正常的亲子关系。如果能从这个角度出发,家长就知道应该抑制自己的某些行为或者渴求,因为你专注于某些事件的成败——成绩、习惯、我们所说的某些“信念”——最终都可能会损害这一教育与养育的终极目的之一。良好的亲子关系具有极强的韧性,对于父母和孩子,都是一种难以替代的重要的依靠。亲子关系的损害往往是在家长以短视的目光追求面前的成败过程中逐渐积累和发生的。因此,我给你的第一个正面建议,就是利用心理治疗中“认知治疗”的一些方法,去遥想未来,从未来出发,建立更平和的心态。往往,当你看得更远,面前的的问题就会显得不重要,心绪会逐渐平和——对,跟神兽们朝夕相处,保持心绪的平和是非常重要的一关。

由于语言是一切冲突的助推器,因此我给你的第二个建议关于语言。事实上,要详细阐述语言的问题,可以长篇大论。我不想在这里过多敷衍,所以我把与语言相关的建议拆分成两个可以执行的操作点。第一点,是在情绪激动、出现对抗或者预期会出现对抗的情况下暂时让语言停下来,即心理学家一直说的“冷处理”。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已经详细介绍过为什么语言不能解决大多数问题,以及为什么语言的最终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的。因为大多数家长不太能够掌握语言的技巧,而且人在处于激动状态的时候高级中枢往往处于短路状态,原始情绪的宣泄会取代理性思维,此时说出的话经常带来“覆水难收”的困扰。因此,当你不知道说什么话合适的时候,当你已经明显觉得“上头”的时候,马上停止语言,无论你是否觉得自己能够“控制住情绪平和地叙述”,退出都是最好的选择。冷处理,大家都冷静一段时间,然后再来看。这种简单的技巧,不但有助于避免大多数激烈的亲子冲突,也有助于避免很多夫妻之间的冲突。而当你们经常应用冷处理的技巧以后,双方都会达成心照不宣的默契,并且在冷处理以后很容易就之前的矛盾达成一致。

关于语言的第二点,是不要泛化语言。泛化语言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从表扬衍生为批评,从具体事件上升为扣帽子甚至大打主义牌。我们在儿童的行为干预过程中经常强调简单、有效、解决问题。语言也应该为此服务,尤其是为解决问题服务。如果你表扬孩子,那么就发自内心地表扬他——当然,泛滥的“你真棒”、“你真聪明”、“你好厉害”又会陷入另一个怪圈,这就是语言所难以把握的地方——而不要希望通过表扬去达到“让他意识到自己什么地方做错”的目的。如果作业做得很快,就说,你今天作业完成得很快,非常好!如果作业正确率很高,就说,虽然题目不简单,但是你都做对了,太棒了!就事论事,让他知道你在表扬他什么。不用多此一举“要是每次作业都像这样多好”——家长总觉得孩子不能明白你的苦心,放心吧,他都明白。当你们在一起玩的时候,不要事无巨细去上纲上线。比如小朋友很可能在打牌或者走棋的时候不遵守规则。如果你期望他能够在游戏中遵守规则,因为你觉得这很重要,那么就告诉他,“你不能偷看别人的棋子”或者“这个棋子不能这样走,它应该怎么走”就行了,而不要去讲大道理,“你怎么能这么不遵守规则啊”、“你这样以后在社会上怎么办啊”诸如此类的。很多时候,美妙的地毯时光就是在莫名其妙的语言中最后惨淡收场的,家庭游戏活动经常有可能出现“乐极生悲”的结果。所以,对家长来说,管住自己的嘴,是非常重要的。

我给你的第三点建议,是关于陪伴的。此轮疫情期间的网课所带来的最大改变,是很多家长拥有了更多陪伴孩子的机会。你可能以前从来没有那么多机会能够仔细观察孩子的学习状态,你可能之前也没有那么多时间能够陪伴孩子。既然功利的陪伴可能带来某种程度的抵触,那么消除陪伴的功利性,就是增进亲子关系的良药。简单来说,大多数孩子希望参与的活动可能都是你觉得必要性不大的。例如,孩子可能就一些对你来说非常机械、非常容易但是对他来说非常新奇的活动感兴趣,比如捏个面团之类的。问题在于,有时候孩子参与这些活动会带来很多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对于孩子来说是帮忙,对于你来说完全是捣乱。在以后的文章中我会讲到“底线以上皆可为”的理念。如果家长设置过多限制,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将陪伴局限到某种以你为中心的狭窄的领域中,而这将大大损害亲子关系。许多家长在门诊阐述孩子不愿配合、不愿参与,往往正是在既往生活中拼命打击孩子积极性与主动性所埋下的恶果——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通过服用任何药物来解决的。

在我看来,最差的陪伴是你们在同一个空间,但是不发生任何交集。典型的场景是你拿一台手机,他拿一台PAD,互不干扰。如果孩子习惯了沉浸在自己组织的世界里,并且认为你的那些“非功利的”陪伴是无法渴求的并且无乐趣的,最后就会产生心理上的疏离。在小年龄孩子,长期独自一人面对屏幕可能会造成语言发育障碍;对于大年龄孩子,不但会带来潜在的心理问题,也会损害亲子关系。陪伴,意味着你要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与他共情,乐其所乐,了解他行为背后的动因。大多数孩子并不是烦家长;恰恰相反,他们渴望陪伴。如果家长在小年龄段能够呵护这种渴求,就能获得长期收益的结果;如果压抑这种渴求,进入青春期,则将难以逆转。

我给你的第四点建议,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破除“战胜孩子”的病态信念。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描述过这一“王牌信念”。如果你希望在一段长时间共处的时间之后亲子关系能够获得长足进步,或者至少不要变差,那么你一定要把自己从家庭中的神位上拉下来,越早越好。虽然每个家长都有走下神位的那一天,但是我倾向于认为你从来都不要在神位上登基可能是最好的选择,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是自己主动退位。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孩子会,家长也会。虽然家长的人生经验和认知水平决定了在多数事情上你相比孩子“见多识广”,但是你并不一定都比孩子正确。此外,有许多家庭事务是没有“正误”之分的。如果你发自内心地要维护自己“一定正确”的形象,那么就必然会走极端——不妨看看一个月来的上海,还需要更多解释吗?我愿意把战胜孩子当成一种极度病态的信念,以此强调它无可比拟的破坏作用。

破除这一信念的良药,依然是聚焦问题,就事论事。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实事求是。家长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不会有损威严,反而能够改善自己的形象,并且促成更融洽的家庭气氛——试想,面对强词夺理的父母,你的孩子会怎么做?他要么就是将情绪充分内化,在静默的抗争中酝酿危险的爆发;要么就是外化为直接跟父母对着干。很多时候,你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孩子“服气”而完全忽略了“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基本理念。回到本文开头我所说过的,别让你的短视和自己的情绪宣泄掌控家庭氛围。我所说的一切,说到底,都是培育有节制的、有温度的家庭气氛。当大环境改变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因此,破除“战胜孩子”的信念;反过来,你需要做的是“战胜自己”。长期的共同相处把孩子置于家长的放大镜下,也把家长置于孩子的放大镜下。放大镜下见真知,你需要做的是让自己经得起放大镜的检验,你的孩子也会做出对等的改变。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我想强调的是,对于大多数家长,这都是一段不太能复制的阶段。你很难相信一个城市会永远封控下去、办公状态会永远变成居家办公。孩子必然会回归学校,家长必然会回归社会,家庭对于很多人来说又会变成日常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注脚。所以,把自己从烦躁、焦虑、不确定的情绪里拉出来,理解孩子行为和认知发展中的各种正常现象,好好利用好这个阶段,根据你孩子所处的年龄段,增加优质陪伴的时间,管住自己的语言,淡化冲突与矛盾,陪着孩子一起成长。由此所形成的紧密亲子关系纽带,对于你们来说,都是受益终身的。孩子越小,这一效果会越明显。当你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在网课阶段以后变得更为紧密、更为温暖、更为治愈,这时候你就可以发自内心地大声说“感谢政府感谢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