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寄语:呼吸更多AI-FREE的纯净空气

作者:秋凉 | 发布日期:

鼠年年末,我做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在手机通知设置里把所有会给我推送新冠消息的APP全部禁用了。社交APP靠这个吃饭,无可厚非;地图APP或许可以以规划路线为由给自己做个解释;购物APP也许给你提供货物来源地的参考……音乐APP?视频APP?银行APP?多一个新冠感染患者影响音质?多一批密接者影响流媒体加载速度?多一个中风险地区影响银行利息?

女儿幼儿园有一个轮流讲新闻的任务。我小时候一直听说多看新闻,开拓眼界。现在当我开始给女儿选新闻的时候,我非常怀疑这句话是否还是正确的。如果你对手机上的各种APP不做任何限制的话,你的手机可能从早到晚都在哔哔响,而你的时间就在不断刷屏的过程中过去了——原谅我孤陋寡闻,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新闻,并且有那么多需要重复三十遍的重要新闻——所以每当看到顾老师站在那里看手机我就很烦躁——我们的问题不在于碎片时间被手机和信息占据,而是手机和信息把我们的时间全部割裂成碎片的时间,由此带来碎片的知识和碎片的思维。

 

借此机会,我想稍微就“PHOTOSHOP科研图片处理从入门到精通”这篇文章说几句原本不该说的话,别把它带入明年。如果你正巧看过网页版本的文章和公众号版本的文章,你会发现两者之间的显著区别:在微信公众号里,我加了大量的高亮显示。这一做法的初衷是引导读者正确理解这篇文章。顾老师对我说,会不会有人看不懂你说的是什么?我说,不会吧,圈内人应该都能读懂,圈外人不知道背景,或许有困难。但是出于这一担心,我在公众号里刻意加了很多高亮,并且在发布前特意写了这句句子:

“绝大多数科研人员对Photoshop的认知尚且停留在千度上所能搜索到的使用十五至二十年前版本号Photoshop编制的粗糙教程。”

作为作者,我写这句句子的意思除了一如既往讽刺一下中文互联网搜索以外,是为了明确向你表明这篇文章是虚构的。虽然我确实经常会遗漏个别的错字别字,但是你觉得秋凉老师在手指关节活动自如的情况下出于怎样的无意才会在加粗显示的句子中错打一个?我在公众号文章中加粗显示的所有语句,我认为都是常识性的不容置疑的反语:

Photoshop操作能力已经成为目前制约我国科研人员,尤其是生命科学与医学科学研究领域科研人员攀登科研更高峰的瓶颈,这一制约因素……显著超过探索自然好奇心的欠缺。”

“在实验结果不佳时如何通过Photoshop弥补实验原始图像存在的问题;”

“在实验失败时如何使用Photoshop创造性地再现实验结果,获得无法质疑的科学图片;”

在我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内心觉得很悲哀。什么时候,我们需要福楼拜为包法利夫人的所有心理活动添加注脚?什么时候,我们需要夏目漱石为猫公的行为作出合理的正面解释?是不是得让鲁迅先生现身说法挑明他杂文里所有的反讽和暗喻?或者让钱钟书先生对《围城》进行字斟句酌的解释?

当然,我知道多数人只是读了标题,很多人只是快速地滑动到底。这是信息碎片化时代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您能认真读我的文章,我对您深表谢意;如果您随意翻看我的文章,我对您浅表谢意——玩笑话。我真正想说的是,希望您出离这种似乎背离人性的现实,出离碎片化、机器化思维和行为。

这篇文章我做个不该做的简单总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使用Photoshop来弥补或者创造实验结果;使用Photoshop的移动、自由变换、操控变形、液化等工具对结果进行影响真实性的操作都是毋庸置疑的……图片误用。探索自然的好奇心才是科学研究的源动力,绝不是Photoshop技术,也不是各种基金、评奖和人才帽子。

引述夏目漱石在《从此以后》中的一段话:

“想要行走而行走起来,于是行走便成了目的;想要思考而思考起来,于是思考便成了目的。倘若抱着其他的目的行走、思考的话,即是行走和思考的堕落。与此同理,凡是设立某种自己本能行动之外的目的去行动,便是行动的堕落。”

天呢,秋凉老师八年来在互联网上发表的哪一篇文章让你们觉得我居然会做一部教你们如何使用Photoshop弥补和创造实验结果的教程?不过我也看到了科研工作者的真实诉求。对于图片格式、分辨率、尺寸,以及在不影响客观结果情况下的图像优化、放大等,我答应你们一定会认真做一些教程,以帮助你们更好并正确地使用Photoshop。

 

信息发展的目标形态似乎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对于AI有多种不同的解释,但是今天大多数AI的阐述可能更准确而言属于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的范畴。通过对于大数据的分析和学习,由机器总结出某种规律,用于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总体而言,依照现代科学理解,机器分析海量信息和数据的能力超过人类,所以AI被看做人类社会的未来路标。

对于今天社会影响最大最深远的在我看来是信息科学和基因科学。它们塑造了今天的时代,并且正在重塑未来的社会。至于这种塑造到底是令人激动还是令人恐惧,每个人有自己的预期——简单来说,我属于无故忧心的人。在好莱坞的科幻片里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让人向往的未来,似乎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革命带来的最终结果背离了某种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不知道如何形容,但是今天的信息碎片化和我们理解的表面化,大概正是这种不知终点在何方的演化的明证。

在大多数人憧憬智能化未来的时候,我从早已被熟悉了十多年的电话自动对答程序的糟糕体验就看到了事情的相反方面。这件事情在这两年逐步演化成机器人自动语音对答。如果你要问我过去一年里最差劲的体验,那就是接通电话后发现对方是机器人——虽然面对大量的机器人客服打字已经成为常态,然而和机器人通电话的体验依然是史无前例的。

顾老师对我说,买完保险几天以后接到一个机器人回访电话,她就挂断了。然后打回来一个人工电话,询问,为什么不接受回访?她说,我为什么要接受机器人的回访?客服说,我们公司为了节约时间,所以使用了机器人电话回访系统。顾老师说,哦,那我的时间不是时间咯?

我不知道这里面的具体问题出在哪里,但是隐隐觉得不安。羊羊在饭店里看到送菜机器人觉得很有趣。若干年前在某个酒店我打前台电话要求往房间里送某样物品时,开门看到一个机器人“站”在那里。当我取出东西以后,他自己依靠轮子“走”了。我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所以似乎这里面应该存在某种界限。而这种界限,在我看来是区分人与机器的某种内在标准。从哲学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无非是,AI最终是否可以完全实现与人脑相似的功能。虽然这个问题无解,但是站在今天,我对此的回答是否定的。

在摄影领域,AI在这些年也经常被谈到。舍去手机APP和广告里不断植入的AI概念——比如某某AI大师——摄影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进行标化,这并不神奇。考虑一下Photoshop的自动色阶、自动亮度,考虑一下各种后期软件中的自动调整,考虑一下相机中的自动设置,等等。尼康多年以来使用的场景识别系统、索尼目前领先的眼部对焦识别功能,这些都足以冠上AI的称呼。从某种程度来说,风景照片已经不需要拍了。即使你欣赏风景的需要不能完全被Google地球满足,越来越多的各种超高像素图片也足够你坐在家里纵览全球风景;如果加上3D和虚拟现实技术,我不知道你还有什么必要跑出门去拍照片。纵若一定要去摄影,我相信有一天信息化技术和标化流程能够保证你在某个旅游景点拍到和大师一样的照片,无论你去的那天是什么天气,有多少游人,甚至,你去了没有。

你们大多数人并不会同意我的上述观点;哪怕同意,你多半也不是抱着一种愉悦心情同意的。长期以来,我一直将图片分为两种,一种是素材,一种是照片。我所说的素材并不是狭义的设计素材,而是一种有别于“照片”的图片。若干年后,拍摄素材的任务也许可以完全被AI替代,因为素材强调的是技术、细节。无论是一幅高清晰度的地标性风景作品,一幅用于商品展示的内衣图片,还是一幅超高分辨率的3D场景图片,等等。素材与照片的唯一区别是,后者是情感的表达,而前者是场景的记录

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年的柯达胶卷广告。在我脑海中依稀留下印象的,是短短的十几秒电视广告,柯达胶卷定格出某个愉快的表情,某个哭泣的表情,某个热闹的家庭聚会,结尾是,柯达,留住每一刻

对我们来说,摄影这项活动的内在意义是经历的记录。人与机器人的显著区别是,人在一定的生命时间后必将面临永远的消亡,人类对这一点有清晰的认识。人类生活的每一天其实是在这种抗拒中得以延续的。因此人有了情感,人有对某些理性或者非理性的执著,产生了记录那些注定会被遗忘的回忆的要求,而摄影是人类记录自身经历的一个环节。不用放入历史的长河,只要简单回顾过去十年里你拍的照片,站在今天的视角,找到那些你最愿意翻看和浏览的照片,就能评价我说的是不是事实——无论你是横平竖直都不会摆的菜鸟,还是备受景仰的大师,都逃脱不了照片背后情感的影响。

于是,在摄影活动中会发生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我们很多时候并不是依赖照片本身来做出评价,而是以经历来评价照片。例如,为了拍摄某张照片,你可能翻山越岭,在一个地方蹲守了一天,在不同角度、不同光线条件下按动了无数次快门。这张照片可能完全没有你在路边摇下车窗简单地咔嚓一下获得的照片好,但是你内心深处会很喜欢它。为什么?因为照片蕴含的是你的情感,是你翻山越岭的经历,是那段你拍摄照片的美好时光。

同理,为什么把“I LOVE YOU”翻译成“月が綺麗ですね”(月色真美啊)会成为一个广为流传的梗——尽管我比较相信这是后人强加到夏目漱石身上的——原因正是其中所内蕴的含蓄的情感表达。我曾经反复表达过一个观点,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往往是无用之物——艺术,恰恰是无用的皇冠。但是,当我们越来越流于表面的时候,我们就显得和人越来越疏远,而和机器越来越接近。推动AI进步,是应该让AI更贴近人的思维,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吧。

于是,我们开始以机器理性评价正在发生的事情,逐渐塑造出非黑即白的世界观;我们接收根据个人喜好、他人喜好以及公司利益诉求建立的机器精准推送模型,对1%以外的世界选择性失明;我们相信依赖不知从哪儿来的大数据建模获得的真实世界研究结果,而走向自我感受的反面。社交媒体上人们疯狂地展现着自我,唯一的问题是那么多自我看起来都是如此地整齐划一。当普通人在拍摄照片时都开始套用相同的滤镜,开始考虑流行的配色时,我们逐渐忘记那些深嵌在表面以下的东西,那些我们曾经称之为内心,那些最伟大的文学家为我们层层剥开,那些最伟大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为我们大胆揭示,那些人类用无数生命和悲伤换回来的东西。我们都变成冲浪爱好者,在宽阔的海面上展现着自己的绝技,却完全不关心海面下发生了什么——难道这就是我们发明“网上冲浪”这一说法的原因?

但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常识大多并不会因为技术的发展而改变,人性更是如此。奉AI为圭臬、以数据操控现代生活的做法,本质上改变并割裂了本已无比焦虑的现代人与内心的联系。当我阅读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许多文学作品,或者欣赏古典作曲家的音乐作品时,这种感受尤其强烈。

选择屏蔽推送新冠新闻的APP并非我不关心新冠,而是因为这些APP也是在旧冠流行的时候推送旧冠新闻、中冠流行的时候推荐中冠新闻的家伙。人生是有限的,人所能投入的事业和工作是有限的,把关注点过度集中到反复重复而缺乏意义的事情上无疑是一种变相自杀。同样,信息技术、AI和基因科技都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好处,科技互联网改变了这个世界的联结方式,更不用说带来的庞大财富效应——但是,我们所面临的所有问题,难道不是因为人的本能和本性无法被这些技术的改变而改变吗?仔细想一想,互联网上的所有问题,难道不是真实世界的新版本演绎吗?因为知识和思维碎片化了,因为人隐蔽在网络的背后,那些人类历史上从未消逝的问题,并没有被解决,反而被强化了。

在“压燃马自达和尼康NOCT”一文下,一位读者给我留言:

“我读大学的时候,能看到您这篇文章就好了。那时候眼光都在全世界,而不在自身。今天的网民大部分也是如此吧,尤其是大学生,最好的年华,大把的挥霍。”

我虽然并不回复所有留言,但我感谢给我留下许多精彩留言的读者。正是你们的这些反馈让我看到了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如果说在新的一年我有什么期望,那么简单来说我希望能呼吸到更多AI-FREE的纯净空气。我想出离纷繁的碎片化信息,逃离标准化的束缚,把自己的大脑沉浸到更多AI无法替代的地方,读懂文学作品中各种精妙的暗喻和反语,在摄影活动中发掘更多本能的快乐,让我充分意识到作为一个人生活于世的意义——至少,让我觉得自己活得和一台机器有所不同,哪怕是一台AI机器。

在此,我也希望每一位读者能从繁杂的现状和碎片化的网格中逃离出来,在这个乱七八糟的世界里,获得内心的宁静,看到在人生旅途中更为重要的人和事。

祝各位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幸福,牛气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