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们的滤镜究竟过滤了什么?

作者:秋凉 | 发布日期:
气球

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很少在公开场合评论新闻。因为人的大脑在即时冲动面前容易短路,热点问题过几个月以后再看往往观点不同,过几年以后大多数完全失却意义。但是,小红书的事情是我经年累月思考早有定论的观点,因此不妨蹭一下热度。2020年时,我曾发表过一篇与滤镜有关的随笔。当时更多是从摄影本身的角度出发,还探讨了一些关于原始数据捕捉的技巧和必要性,至少可以佐证我不像大多数文案那样是没心没肺地蹭热点。这篇文章就更深入一些,谈谈小红书们的滤镜究竟过滤掉了什么。

网络美图,尤其是呈现在小红书们上的美图,大多是精心设计的结果。包括对拍摄场景与时间的选择、人物、布景、格调、图片组织、文案说明等,已经是现代化流水线生产的结果。我觉得但凡脑子正常的人都会以合理的心态和预期来对待这些图片——遗憾的是,这部分人群的比例似乎在下降,在发言活跃群体中更为显著。

互联网上的KOL可以通过年代划分为两群截然不同的人。早年触网的KOL们,大多是在某个细分领域拥有卓越学识和见地并热衷于传播知识的人。得益于我国最大搜索引擎与众不同的算法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这批KOL在国内基本已经销声匿迹了,在外网还活跃着相当一部分。而近年触网的KOL和KOC们,早已失却了早年那种以真才实学与独立思考立命的精神与土壤。资本包装与推动成为常态。在头部旅游媒体的重点页面基本已经看不到正常的发言和交流。不得不佩服,今天软文的写作能力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绝非十年前可比,这可能也算是一种内卷的成就。这一现象并非单纯发生在旅游领域。比如我经常浏览的头部汽车媒体,在留言和发言中也已经几乎无法看到任何早年互联网上不同观点碰撞的火花——除了对骂,就是水军和软文。

小红书算是中了一个彩。道德谴责小红书没问题,但小红书不是孤立的,尽管它走得更远一些。二十年前,在携程论坛上可以获得大量信息,通过用户交流能收获不同的观点,当时对于旅行规划而言如获至宝。二十年后,所有头部互联网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都已经将基于真实用户意见和观点的社区和论坛弱化到可有可无的边缘——小红书们固然是以社区为立身根本的服务,只是这类社区与早年的互联网论坛已经大相径庭。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部分用户无法带来KPI。于是,你看到的游记和图片都变成了软文。自从携程的景点点评变成那种图文形式以后,我就嫌恶到看都不想看。说实话,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我对这些重重滤镜粉饰的照片早已深恶痛绝。这其中不见得都是直接付费的内容,然而形成产业链是无疑的。所以小红书出来为种草外包产业道歉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并无必要,也无意义。假仁假义,谁都明白。虽然没有证据,但是我相信这已经成为类似平台的重要收入来源和内容制造源。如果完全抛弃这些功利的内容,也就要土归土尘归尘了。这是已经被完全绑架的利益。更关键的是,由此所塑造的畸形价值观也如瘟疫一般在真实的空气里散播开来。

旅行摄影的终极要义是什么?这显然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的答案是:经历。因此,我自己创造了一个缩写:AEPArtistic Experience Photography)。我教大家摄影,我教大家后期处理,我们调整影调,我们调整色彩,我们也用滤镜,Photoshop可以翻天覆地……但是,在我心目中,摄影的要义无非经历两字。场景也好,心境也罢,照片折射的,首先是真实的经历和体验。所有的艺术修饰,均是服务于此的。所以,Artistic只能作为Experience的修饰而存在。

举一个例子。我在网上无数次看到过在霞浦静谧的晨曦下,头戴斗笠的渔民向着初露的晨曦洒开渔网的照片。类似照片还曾获得国际摄影比赛大奖。这是不是好照片?不是。有出色的技术,还得到国际评委的认可,为什么不是?因为用Artistic修饰了扭曲的Experience。众所周知,这是一条花钱购买场景的摄影产业链,包括组织者,扮演者等。这就好像一场演出,当然天气条件仍然存在不可控的因素。对于精心安排的场景做出原生态的解释,与你在动物园看到老虎却伪饰在野外所见,其间并无异同。拍摄者和讲述人背离了旅行摄影的基本信念,混淆了纪实文学和小说的概念。好的纪实文学完全可以当做小说来阅读,反之则不然。

如果文字不能反映真实的心境,那是无法打动人的文字;如果照片扭曲了背后的经历,那只能称为艺术设计作品——假如足够艺术的话。所以,每每说到后期处理的度,我的哲学答案总是:不能逾越客观所能呈现的极限状态。比如影楼的人像摄影师可以把顾老师修到我都认不出来,那我不如从元宇宙里直接找一个陌生女人来得简单一点。你删掉画面上某些垃圾,甚至某些无伤大雅的元素,并不会影响观赏者的总体体验,应该获得足够的自由——毕竟,度这个东西,不同人想法不同,难以强求。但是,你把一片遍布石头的河滩处理成平缓的沙滩,旅行者得开着挖掘机和推土机外加装满细沙的大卡车才可能看到相似的景象。

就在这两天,某平台开始以“真实”和“无滤镜 ”为关键词开展商品推广。我只能奉以哈哈两字。就如同裸妆不是素颜一般,无滤镜也只能是一层“裸滤镜”吧。还是要佩服市场文案的高水平和灵敏嗅觉,赶超杜蕾斯已经不是梦想。事实很简单:出于明确的商业目的,必然都会添加这样或者那样的滤镜。商业讲究的真实,与日常生活的真实不可同日而语。问题在于,用真实生活来粉饰经过精心包装的商业行为,无论是厚重的滤镜还是所谓的无滤镜,最终所遮蔽的都是个人的灵魂和真实意见表达的自由。

小红书们的滤镜过滤的是什么?过滤的是互联网赖以崛起和发展的本流,是千千万万个体表达不同想法的舞台,是真实意志交流与碰撞的通道。在用商业化的文案、图片与视频伪装真实生活、并且进行明显的流量倾斜和资本扶持之后,小红书们的滤镜过滤了你的灵魂,让你如同一具受他人意志操控的、没有思想与意志的空壳。

如果你经常读我的文章,会发现我很少用网络流行语,我喜欢写长文。我觉得接下来可能我要经常写写诗来对抗对抗这个时代。有时候我甚至会因为顾老师偶然蹦出的网络词汇而发火。对于网红景点、网红饭店、网红民宿的趋之若鹜,对于铺天盖地“美哭了”、“好吃到爆”的评论,我从来不知道缺乏免疫力是人的问题还是巨头们所刻意营造的氛围。我只知道,如同早年我讨厌博客这个平台一样,今天只要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依然希望尽量和自媒体平台划清界限。对我来说,最好专注于自己的网站,可惜国内的生态对此太不友好。

广告从来都是互联网盈利的主要手段之一。最简单的CPS广告,从Google开始就对恶意点击建立了一套监视和惩罚机制。早年的KOL都会在道德上进行进一步的约束,包括标注本区域为广告。对于厂家特约的内容,也必须予以标注。器材评测,要标明器材的来源。为什么?因为厂家送给你的和你自己买的,显然会影响你的判断,这无关人品——有朋友给我做过精辟总结:秋凉老师,这就是人性!

时至今日,依然时不时有朋友说我当年没抓住流量变现的红利。当我反思自己错过发财风口的时候,也会深深怀疑这就是个传说而已,至少对我而言。当年我也见过不少KOL合作协议,包括头部平台。所以对于今天所曝光的一些提成啊分账啊之类的事情也算很熟悉,毕竟大公司都是KPI考核,自媒体人赚钱赚名,也无可厚非。我迄今为止只写过两篇赞助的文章,一篇是腾龙的15-30mm VC镜头,另一篇是百诺的CPL,其中后一件产品是以赠与的方式提供的。干了这两件事情以后我推掉了后面的一些评测要求,因为我发现不能继续做这样的事情。品牌方和平台都没有提供实际的经济回报,但是仅仅是提供产品试用和赠与产品,就足以产生心理偏差和压力,从而偏离写作的本意。由此,我始终记得当年依然深陷器材评测泥潭的时候,有一位读者在我关于28-300mm的文章下面留过一段言,说虽然老Ken不靠谱,但是相对Bob Krist,还不如说老Ken可能更公正一点,毕竟Bob是尼康拍摄样张的摄影师,用的器材是尼康无偿提供的。这是多么洞彻世情的评论!

小红书们滤镜的问题并不在于色彩有多美,文案有多骚,而在于完全偏离了客观真实,却标榜这就是你能看到的真实。当公众普遍认同滤镜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灵魂也就被剥夺了。对于旅行而言,无外乎花钱买失望而已。但是,你看到过有多少家长在滤镜扭曲的世界中错误喂养了婴儿或者错误教育了儿童,从而造成长远的身心健康问题?你很难想象,但是因为工作关系,我每天看到,很多。这些后果,完全在于平台、博主和厂商所刻意营造的滤镜氛围,导致用户自发开始分享滤镜厚重的生活,最终造成“原来真实生活应该如此”的假象。卖营养品居然都能卖出意识形态,也算千古一绝。把金庸小说里飞檐走壁的轻功视作正常水准,培养孩子以此为榜样,后果可能不是我们儿科医生可以解决的。

如果没有自由精神和对个体意见的尊重,互联网便失去了最根本的意义。而现在,小红书们已经向我们充分展示了互联网精神的覆灭。如同历史上层出不穷的浮华文学和今天随处可见的无病呻吟一样,这可能是人类本性使然。当然,我从来不是一个只看到问题的人。如果你要问题,对于这个滔天的时代巨浪,个人能做什么,那么这个网站就是我个人的答案。这是我所能做,也仅能做的。除此以外,我只能时不时对某些自得的人说两句不应景的话,希望他们能搞清楚科普和营销的区别,不要写写软文还楞以为自己可以争夺诺贝尔文学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