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有乾坤:疫情环境下的个人与家庭自我防护科学指南
作者:秋凉 | 发布日期:从新冠病毒的特性和目前的流行情况来看,在可以预期的将来,我们都将面对这种病毒的困扰——以及流感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毒。虽然呼吸道传播的流行病往往难以做到周全防护,但是个人掌握必要的科学防护措施,仍然对降低患病风险有很大帮助。尽管现在大多数人都有了防护意识,然而很遗憾,即使你穿上大白的衣服,当你像平常脱衣一样脱去这身大白服,那么你所有因为穿防护服而带来的不便与不适都是白费的;同样,就算你戴上两层手套,当你不经意间用手套触摸鼻子的一瞬间,你所忍受的动作麻木与干燥也失去了所有意义。因此,对于家庭和个人防护而言,重要的不是你戴了什么和穿了什么,而是你懂得区分清洁和污染的概念。而这一点,我未曾见有专家不断地、反复地向你宣教过。因此,我又要来越俎代庖一番了。之前我曾经写过感染新冠后的居家自我治疗指南,别忘了也一起看看,这些可能都是在未来一段时间你可能会用到的知识。
清洁与污染,仅在方寸之间
无菌概念是现代医学的基石。外科手术是典型的无菌场景。但是,并非整个手术室都是无菌的。在外科手术台上,手术床上方的操作区域视为清洁区域,医生的手术反穿衣和手套进入手术台上方区域的部分被认为是清洁的。而手术操作区域以外的部分,包括医生的背面、外围的设备、巡回人员等,都属于相对污染的部分。即使你已经更换了手术衣,但是你要上台,就必须洗手、穿反穿衣、戴手套。你看到手术医生有时候会双手摆在前胸看起来一副黑社会老大的样子,那仅仅是因为只有胸前的部位才是清洁的!而手术医生的手必须放在清洁的区域,避免被污染。
我给你们讲个笑话。小时候我看医疗剧,编导经常渲染手术医生在紧张的时候对着巡回护士大喊“擦汗”,我觉得做医生怎么能够这么帅!实际上呢,这是无奈之举。因为你在手术的时候,万一汗从脸上滴下来,那就滴到病人打开的腹腔里了啊!所以一些很怕热的主刀医生做手术时会反复要求把空调温度开低,避免出汗。然而,汗也不受控,有时候一紧张汗就多起来,但是手术医生的手是清洁的,没法自己擦汗,因此只能让巡回护士帮着擦掉。
通过手术室,我想给你一个重要的结论:清洁区与污染区可以是物理区隔,也可以是一个区域内通过一定操作规程而设置的人为区隔。清洁区不一定是无菌区,但是要保证你的目标病原体在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是不流动的。也就是说,不能用来自污染区的任何物体污染清洁区,这是保证清洁区环境清洁的根本要素;这也是你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我防护尽可能降低新冠病毒感染风险的根本理念。如果没有清洁和污染隔离的理念,你就算穿上宇航服,也是无济于事的。
“自杀”小动作
在上一篇关于消杀的文章中,我们已经详细讨论过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新冠病毒以飞沫直接传播为主,因此保证一定的社交距离、戴上口罩,能够降低感染风险。新冠病毒很难直接通过物体表面传染,但是如果物体表面存在高载量、具有感染力的病毒,那么这些病毒也有可能通过黏膜传染给个人。而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媒介,就是手。在刚开始封控做核酸检测的时候,有一次我女儿做完核酸回家路上,用手撸了一下头发揉了揉眼睛,我说,羊羊,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种致命病毒,那么你很有可能就死了。我说的是玩笑,其实事实就是如此。
所有防护用品的作用是将病毒隔绝在防护用品的外表面——手套的外面,防护服的外面、面屏的外面,以及口罩的外面。假如你处在一个循环中病毒含量很高的场景中——比如阳性感染者聚集的场所——那么你的所有防护设备外面都是被污染的。当然,日常环境中可能大多数时候你的防护用品表面并没有被污染;但是,穿戴防护用品,就意味着你将防护用品外面认定为被污染的表面,这是一个重要原则,不然就纯粹是心理安慰了。当我女儿在做核酸检测时,她必然要将口罩取下来,这时候一定是用手接触了口罩的外面,也就是污染区。此时,她的手也一并被污染。虽然在手部没有伤口的情况下,病毒不能通过皮肤传染,但是当她用污染的手揉眼睛的时候,病毒就可能通过眼睛传染。这就是用来自污染区的物体(手)污染了清洁区(未保护的眼睛)而造成的传染。
我在做核酸的时候,经常看到现场工作人员虽然穿着防护服,但是不停地用手触碰面屏、摸头、扶眼镜甚至直接揉眼睛,我觉得这样穿着防护服除了受罪以外,是没有什么好处的。然而客观来看,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或者如我们这样至少进过手术室、进行过外科无菌操作的人,要理解这些科学问题并不容易。防护用品的作用是在人体表面区分出污染区和清洁区。防护用品的外面是污染区,防护用品的里面是清洁区,将两者区隔开来,从而避免病毒污染防护用品内面,起到预防感染的效果。简单来说,你的人体就像一个会行走的手术室,内部是清洁区,外部是污染区,两者之间只隔着一层防护服、面屏、手套或者口罩。在穿戴防护用品或者脱卸防护用品过程中,任何造成两者相混的操作,都会使得防护用品完全失效。因此,穿防护用品时最关键的是能够充分隔离内部清洁区域;而脱防护用品时最关键的是不要污染清洁区域。
所以,我要给你的第一个重要建议是,当你穿戴了防护用具后,一定要区分哪面是污染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值得注意的是两点:口罩的外面和手套的外面。在严格防护情况下,口罩的外面是污染最严重的区域,所以凡是触碰过口罩外面的部位都应认为是污染部位。一定不要用污染部位去触碰身体的其他部位,尤其是暴露在外的面部。这意味着,控制自己摸眼睛、揉鼻子、扶眼镜、撸头发这些“自杀”小动作。关键时刻,这能救你的命。
缓冲的艺术
但是,区分污染区和清洁区在生活中有时并不那么容易。例如,你戴好手套取了快递回家,要开门了。那么,你是应该用戴手套的手去开门,还是应该用脱下手套的手开门?如果你假设门把手是清洁区域,那么你应该先脱手套,因为手套外面是污染的;然而,脱完手套开了门,你又要去拿被认为是来自于污染区的快递,此时手不是又被污染了吗?这就是实际操作中难以解决的困惑。没关系,我们依然通过科学的实践来掌握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世上之事多半都不是非黑即白,清洁与污染也是如此。我们没法制造绝对清洁的空间,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将病毒的密度稀释到足够低、不具备威胁性从而去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这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因此,在无菌操作中引入了一个概念,叫做缓冲区。当你从污染区出来,通过缓冲区,对污染进行稀释,再进入清洁区。这样,就在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建立起了一道屏障,从而起到保护清洁区的作用。
在收治新冠患者的病房和收治阳性患者的放舱医院,医护人员在从污染区(病房)进入清洁区(办公室)的时候,需要进入脱区。按照防护技术标准,应该设立一脱区和二脱区,分别脱卸不同的防护装备,最后进入清洁区。脱区就相当于在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所设置的缓冲区,而设置两个脱区,等于是设置了两道缓冲。我在下方做了个简单的模拟图,图中蓝线代表污染水平,以说明在从污染区经过缓冲区进入清洁区的过程中,污染水平逐渐降低,从而最终保护清洁区不具备感染性。
缓冲区的概念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日常生活中,必然有一些区域和物品,它处在污染区和清洁区的中间,也就是你既希望它洁净但是又无法避免污染,所谓天不遂人愿。不用焦虑,这是无法避免的客观事实。例如,最经典的,门把手和水龙头开关。为什么WHO和多国指南都强调对门把手部位的日常消杀?因为门把手显然是接触频率高、并处于清洁区和污染区中间的关键环节。
那么,对于上面这个门把手难题,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其实,你只要遵循“清洁、缓冲、污染”这个原则,那么就能因地制宜地找到合适自己的办法。因为每个家庭的房门结构、进户动线都不同,所以很难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但是,我的原则是这样的:将家里看作清洁区,将外面看作污染区,将门本身看作缓冲区;将门的外表面当作靠近污染区的缓冲一区,将门的内表面当作靠近清洁区的缓冲二区。开门的时候,先做手消毒(意味着在入户门的外面准备一瓶酒精免洗洗手液),然后转动外侧门把手开门;开门后,手消毒(意味着在入户门的里面再准备一瓶酒精免洗洗手液),将快递物品拿进室内。再次手消毒,然后脱去手套。鉴于大多数人在脱手套时很难做到手不触碰外面,因此脱完手套后再次手消毒,然后关门。如果你有两道门,那就有更灵活的操作空间。
通过这样的路径,我们模拟了从污染区经由缓冲区进入清洁区的动线。但是,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快递物品是从污染区拿进来的,难道不是会直接污染清洁区吗?这确实是一个实际的问题,因此我们再来看看如何解决快递外包装的困扰。
危险中求安全
对于空间足够大的家庭来说,我建议你在入户的地方设置一个缓冲区,做空间分隔。或者你也可以临时将自己的入户玄关柜开发为缓冲带,用于存放刚刚入户的物品。这样,你可以将快递静置在缓冲区,或者进行一点表面消毒,都是可以的。同时,你也可以在缓冲区更换衣服,将外出服脱在缓冲区,离开缓冲区后穿居家服,这样会起到非常好的缓冲作用。但是,很多家庭,尤其是上海市区许多房子的面积足够小,根本不太可能隔出一个缓冲区,这时候你就要用“意念”来隔出一个虚拟的缓冲区。
在这里,我还是建议你先阅读一下我关于消杀的文章。我反复强调一点,通过物体表面感染的主要途径是你触摸了具有一定数量、有活性病毒的物体表面后,再用手触摸鼻子、眼睛、嘴巴等部位。因此,哪怕快递表面存在高密度的活性病毒,只要你不自杀式地摸摸快递摸摸鼻子,感染的概率依然是极低的。基于此,对于将来自污染区的物品搬回家,我给你两个主要建议。第一,拆快递或者做表面消杀时尽量戴好口罩,以防病毒扬起后造成局部高密度而感染——这个是常识推测,不一定有科学依据。第二,你既可以在户外污染区也可以在室内靠近进门处的小范围里(意念缓冲区)做表面消杀,消杀静置后,洗手将快递物品取出,外包装丢弃。关键在于,接触外包装甚至接触内部商品后的手,一定要用流水和洗手液清洗干净,在洗干净前不要去乱摸!说到底,对于新冠病毒,预防呼吸道传播主要靠口罩,预防表面接触传播,手卫生还是最为重要的!相比于戴手套,明白手在接触过污染物品后不能触摸身体的其他部位并且及时洗手,才是更有效的措施。坦率地说,我隔离在家除了洗鱼以外从来不戴手套——嗯,其实封控以后我也就买到过一次鱼。当然,手部有破损是必须要戴手套进行自我保护的。
假设你接收的快递确实沾染了病毒,以目前一般家庭的动线,要完全防止病毒入户几乎是不可能的。你不能对青菜叶子消毒吧,你也没法对葡萄喷消毒水吧。所以实际生活中会有很多问题。但是,我们并不需要将进入室内的病毒清零,我们只是要尽可能降低感染风险。事实上,菜你是要洗净烧熟再吃的,水果你是要洗净以后食用的,放入冷冻室的食品你都是要拆除包装后再食用的。因此,只要你在思想上有“它们来自于污染区”、“它们可能携带病毒”的概念,注意自己的手卫生和暴露部位的保护,就能将风险降低到最低。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比满房间喷消毒水要有用得多。不错,即使在偶尔情况下有感染力的病毒通过物体表面进入了室内,只要你了解病毒传播的科学事实,做好防护重点,仍然可以险中求胜。
疫情期间防感染个人与家庭自我防护小结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我结合一般家庭的实际情况,将本文的主要观点总结成几个要点:
- 一定要建立清洁和污染的概念,这远比你穿戴整套防护装备有用。出外时不要随便触碰口罩的外面,触碰后最好能够做手消毒或者洗手;不要用污染过的手触碰口鼻眼睛等部位。要勤洗手,尤其在接触可能污染的物品后。洗手一定要洗干净,不然会污染擦手毛巾。
- 在可能的情况下设置家庭缓冲区,用于放置从外面进来的物品以及出户的衣服。它可以是一个独立的房间,可以是一小块区域,也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柜子。这也给我们一个装修的提示:在未来装修的时候,规划入户空间时,可以考虑在进门的地方设置一个小型的洗手池,其实是非常有用的。
- 在入户的缓冲区域,无论大小,放置一个垃圾桶,可以收纳废弃的口罩、手套以及快递外包装等污染物品,避免进入清洁区。
- 脱口罩时,不要触碰口罩的外面,一般的挂耳口罩可以拉住挂耳绳脱卸。在口罩足够的情况下,建议外出使用后直接丢弃在缓冲区的垃圾桶里。手套也应该一次性使用,或者干脆不使用。脱完口罩和手套后,要洗手。
- 门把手、门上手可能会触碰到的部位,水龙头把手等处于污染和清洁之间的区域,宜经常消毒。如果你是指纹锁,那么锁具的指纹识别处或者密码按键,都要经常消毒。可以用消毒湿巾擦拭。消毒时戴好口罩。对于水龙头把手,我们虽然不可能像手术室那样用脚来控制,但是你可以用身上相对干净的部位,比如手肘去开启,这样可以避免污染。你也可以在洗手前先进行手消毒,这都是简单易行的。
- 在入户的外面和内面,尽量分别放置酒精免洗洗手液,用于手部消毒。还是强调这一点,管好你的手是最重要的。还有,吃东西前要洗手,这个不用我说了吧。
- 有一些经常在清洁区和污染区之间“穿梭”的小物品,比如钥匙、手机。如可能,建议回家后用酒精湿巾擦拭这些物品的表面。在未消毒前,将这些物品放置在缓冲区域,擦拭完毕后移入室内的清洁区域。特殊时期,建议摈弃边吃东西边看手机的习惯。
当然,奥密克戎虽然传播速度很快,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动态清零政策下,其社区传播必然被控制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加上奥密克戎自身致死率较低,因此所有这一切都算是防患于未然吧。然而,既然我们已经在做防护了,那就做到位吧。我倒是认为,这种个人防护水平的“提级管理”对于普通家庭还是有一定必要性的。掌握了清洁与污染的概念,用这套科学理念来指导日常的个人与家庭自我防护,无论在面对不知终于何时的新冠疫情,还是在日后应对各种传染病的时候,对个人来说都会受益。